第 3 章 決策中的“直覺”與“第六感”(第2/9頁)

艾森豪威爾說:“高層司令部視察部隊的重要性,包括政府最高層官員的偶爾探訪,對提高士氣的價值幾乎是無法忽視的。當士兵在任何地方看到非常高級的長官出現時,他們都會感到很高興……”

艾森豪威爾探訪士兵的作風已經發展成一種非正式及友善的密切交往。對他而言,他當然不可能探視其司令部內所有的士兵。但當他和其中的個別士兵或少數群體談話時,無形中與那些士兵建立了親密的關系,而參與聊天的士兵們就一傳十、十傳百地將他們的經歷告訴了其他人。因此,這些話題就在數以千計的士兵間流傳著。當故事被傳開時,總是被加以誇張地渲染,但在報道中艾森豪威爾將軍是很私人化的人,他不是神,是一個人。當他從報紙讀到有關其巡視部隊的故事時,都會感到困擾。因為如果文章作者認為巡視部隊的目的只是為了作秀的話,那麽將喪失提升士氣的效果。

但是艾森豪威爾將軍的一言一行無法總是脫離媒體的注意。有一次,就在 1945 年 1 月,當部隊正前往巴黎期間,他展現出了令人出乎意料的表演能力,這個故事經軍中的《星條旗報》(Stars and Stripes)擴散到了世界各個角落的美國士兵中:

上周在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一條呼籲捐獻 O 型血,並需立即送至前線的消息傳到總部。

幾天後,自願獻血的官兵在醫務所前面排隊。起初並沒有人注意到一個軍官走進房間。他躺在擔架上,一個護士急忙在他手臂上綁上壓血帶。

躺在隔壁擔架上的士兵懶散地東張西望,並向旁邊看了一眼,然後驚訝地再仔細一看,結果發現躺在隔壁的那個人是艾森豪威爾上將。

其中一位軍醫康拉德·J.西格林(Conrad J. Segrin)說:“與其他士兵一樣,並沒有什麽特殊之處,艾森豪威爾走進來輸完血,然後喝了一杯咖啡就離開了。”

在排隊中有一位士兵看到艾森豪威爾走出來,他向旁邊的人說:“嗨,如果那一袋血輸在我身上,或許我就可以當上將軍了。”

艾森豪威爾聽到他的話,轉身並面帶微笑的說:“如果你真被輸了我的血,我希望你不要遺傳到我的壞性格。”

在發動大規模進攻之前緊鑼密鼓的準備時,艾森豪威爾將軍下屬的高級指揮官同樣會巡視部隊。在對歐洲進行大反攻之前的 4 個月,從 1944 年 2 月 1 日至 6 月 1 日,艾森豪威爾總共視察了 26 個師、24 處機場、軍艦及無數的廠庫、醫院和其他重要設施。布萊德雷、蒙哥馬利、斯帕茨和泰德等將軍也都效法艾森豪威爾,采取同樣的行動。他們視察部隊的行程都是從無數研討會及參謀會議中勉強安排出來的。雖然這些高級將領有眾多的工作要處理,但他們總是盡量抽空去巡視下級部隊。

艾森豪威爾的朋友有時極力勸告他放棄或至少縮短探訪士兵的時程。他們告訴艾森豪威爾,他能親自談話的人,充其量也僅是全部士兵中的少數人而已,但卻使自己疲於奔命、成效不彰。但艾森豪威爾並不同意或聽從這些善意的勸告。他說:“首先,我覺得從官兵的談話中,我可以準確地了解士兵的心理狀態。我與他們幾乎無所不談……只要我能使士兵與我對話。我認為,這可以鼓勵士兵與他們的長官交談,而這種習慣可以提升效率。”他相信,如果士兵知道他們能跟高級將領交談的話,那麽他們自然不會害怕與他們的排長、連長講話。他希望自己的範例可以鼓勵低級軍官多與士兵接觸,並從他們身上了解更多的信息。艾森豪威爾說:“戰場上帶著步槍的眾多士兵中,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充滿主動性與創造性。如果他們可以自然及無所限制地跟其長官交談,那麽他們所貢獻的才能智慧將對全體有很大的助益。”他最喜歡問士兵的問題之一是:你的班或排上最近是否有發現任何可以改進戰鬥效率的新花招或小玩意。他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在促進“彼此間的信任,大家同是一個團體的感覺,這是團隊精神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

1944 年 12 月,因為盟軍間的某一決定有利於英國,艾森豪威爾得知某些美國士兵正在傳言“艾森豪威爾是英國擁有的最優秀將領”。這個事件令他很困擾。當這謠言剛開始流傳後不久,他就到前線巡視。巡視之後,美聯社特派員韋斯·加拉格爾(Wes Gallagher)遞了一張便條給布奇上尉,部分內容是:“我想你可能想要知道,將艾森豪威爾最近到前線巡視一事與最近美國部隊的謠傳聯想在一起,結果顯示出‘(艾森豪威爾)是英國擁有的最優秀將領’的流言似乎已完全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