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決策中的“直覺”與“第六感”(第3/9頁)

從 1942 年春天接任歐洲戰場的最高統帥到 1945 年春天歐戰結束回到美國為止,艾森豪威爾在視察部隊的行程上從未遲到。在他的信念裏,就是不應該讓他的人等他。

1945 年 5 月,霍默·凱姆哈特(Homer Capehart)參議員與艾森豪威爾一起到某部隊視察。他們在機場要經過一個位於巴黎的美國陸軍部隊營區,當他們正在經過的時候,艾森豪威爾在這裏的消息在士兵間傳開。然後一群士兵蜂擁而上,使得他們寸步難行。最高統帥在人群中與每隔四個或五個士兵進行簡短的談話。然後那位士兵就會轉身並激動地告訴其他人談話的內容。有人評論說:“士兵確實支持艾森豪威爾將軍。”當參議員凱姆哈特看到這種景象,他說:“我希望那個家夥永遠不要到我的州跟我競選參議員,他必定穩操勝券。現在我終於了解士兵為什麽崇拜他了。他使用士兵們的語言來溝通,沒有一般高級官員的官架子,而且他們之間都知道彼此所面對的問題。”

艾森豪威爾亦重視醫院受傷士兵的慰問工作,在那裏他會與每一位士兵握手,詢問每一位士兵的名字、如何及哪裏受傷、希望何時回到部隊等問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將一些醫院及營區的設施專門留給因自殘、罹患或假裝歇斯底裏、精神性神經病及蓄意感染性病等士兵使用是有必要的。艾森豪威爾將軍相信:“指揮官去探訪這些場所、與士兵談話,了解那些從根本上造成士兵的迷惑、恐怖與失敗主義的影響,這對指揮官是很有助益的,雖然他們認為他們是對死亡心存恐懼,實際上他們是害怕人生。在這些病患當中,有很多人常因一句簡單的鼓勵就振作起來。當他們感受到別人的關心時,就會有正面的回應,其中不止一位士兵立即對我說:‘將軍,讓我離開這裏,我要回到部隊。’嚴厲的言語通常會使士兵的病情更加惡化,然而體諒他們所面臨的處境將有助於病情的治療。我的看法是,如果運用得當,也可預防大部分的病情發生。”

艾森豪威爾在回憶錄中記載他關心部隊的主要原因是:“士兵喜歡看到指揮他們行動的指揮官本人。他們非常厭惡感受到指揮官對他們的疏遠或冷淡,因此對長官的視察,即使是走馬看花,他們都會認為這是長官對他們的關心。因此指揮官對於視察部隊的工作,切勿畏縮不前或因感到厭煩而放棄本身的職責。指揮官應經常和下屬見面,與士兵談話,在體力許可的範圍內盡量參與他們的活動。這對提升部隊士氣有非常大的助益,相較影響戰爭結果的其他因素而言,士氣是最重要的。”

在艾森豪威爾的某次巡視中,他從巴黎到達安特衛普(Antwerp)北方海岸線上的瑟堡(Cherbourg),然後回到總部。當乘坐的汽車到靠近安特衛普的一個法國舊港口時,他注意到一群正在上船的士兵。他停下來與少數人交談,得知他們是正在等待上船輪調回國的軍人。不到 5 分鐘的時間裏,大約有 400 余人圍在他身旁。他向他們祝福並希望他們的朋友都平安快樂,回國後玩得高興,並得到充分的休息,然後再回到他這裏來做另一番大事。這時他注意到一位上尉軍官,有人跟他說這位軍官已經受過 5 次傷,他問上尉回來後想到哪裏,上尉回答說:“長官,回到我原來的崗位。”艾森豪威爾將軍喜歡他的態度與精神。當最高統帥的車子開到離上尉軍官的位置不到 50 米時,艾森豪威爾以非常關切的語氣向坐在身旁的本·李爾(Ben Lear)將軍說:“李爾,那位上尉已經有過 5 次死裏逃生的經歷了,可否請你斟酌一下,讓他不需再去冒這樣的險了。”

能察覺到某些事情有不對勁的地方是“直覺”的一種特殊能力。如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經常視察部隊。馬歇爾夫人說:“雖然他以隨行軍官都很難跟得上的步伐來巡視部隊,但他很少有遺漏,事實上是幾乎沒有。”有一次,當他在諾克斯堡視察部隊時,她注意到他很快地走過兩排士兵,然後停下來與最後一排的一位士兵交談了數分鐘。

馬歇爾夫人寫道:“我問他為什麽特別挑選那位士兵,他回答說:‘我看到那位士兵的眼神時發覺事有蹊蹺,我想去找出原因。’”

她問:“你有發現什麽嗎?”

他回答說:“有啊,每件事情都有問題。那個人一開始就不應被征召入伍。他的年紀過大,有一個大家庭,而且體能狀況也不符合現役軍人的要求。他是一位好士兵,也想盡他的責任。我必須花點時間多問他幾個問題才找出他的困難所在。征兵委員會(The Draft Board)征召那位士兵時有所疏忽。”當天他就安排那位士兵回到了自己家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