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大戰之前(第3/5頁)

楚地本就多湖泊、溪流,地理優勢自然也會利用起來,淮水伯府的北線大軍,先頭部隊剛過黃城,楚國已經將地盤上的橋梁津渡全部關閉。

又借著夏秋交際天氣炎熱,一把火將大別山南面的密林全部燒了。

郢都的精英是見識過李解在逼陽之戰時候的土工作業,留給吳人太多的林木,楚人拆多少橋梁,吳人就能建多少出來。

今時不同往日,淮水伯府麾下的工兵,其搭建臨時性建築的能力,甩天下諸侯不知道多少條街。

一夜之間就城寨林立,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怎麽各自獨立,此時楚國的地方勢力咬牙也要為楚國而戰。

有投降派,自然也有戰個痛快的武鬥派。

被楚國太後殺全家的“負箭國士”之柏舉鬥氏,在這個當口,還是選擇了跟楚國同呼吸共命運。

原因無他,純粹就是柏舉鬥氏跟李解之間的仇恨,也沒少到哪裏去。

只要擋住了李解的猖狂進攻,戰後論功行賞,柏舉鬥氏再串聯各家反趙太後,機會就更大。

此時的隱忍,此時的咬牙堅持,都是為了將來更加猛烈的報復。

“蠻酋行軍當真迅疾,昨日還在黃城,今日已近大隧關!”

斥候的回報,讓大隧關守將鬥尊很是震驚,他心知肚明,整個楚國,能有這樣行動力執行力的部隊,少之又少。

陵師因為郢都內亂,很多老卒都被打散,現在集結起來的陵師,亂七八糟的新人多得是。

老將雖有,可都是趙太後的舔狗。

還有一些老將,則是跟鬥氏別了一百年的眉頭,一直想要把都是肢解,重新恢復楚王的絕對權威。

“丹陽公,柳巴為淮水伯府行者,已過鄖城。”

“何時過的清發水?”

“前日。”

揉了揉太陽穴,略作估算,鬥尊判斷此刻姬巴應該已經見到了留守漢水沿岸的楚國重臣,有沒有見到太後、王上,他卻是不清楚。

“那妖婦南逃渚宮,必定攜帶王上,朝中諸公,只怕也是跟從南下。”

鬥尊嘆了口氣,原本姬巴來訪,是個很好的機會,借這個機會,囚禁趙太後,然後將王上和趙太後隔開,事情就好辦了。

只不過這種政變冒險,都是現在沒辦法幹。

大敵當前,政變無異於自殺。

強敵可不會等你內部統一、上下齊心之後再來開戰,鬥尊研究過李解的過往戰績,包括李解麾下那些將校的戰績,只要露了破綻,被他們抓住戰機,那麽戰事就算是結束了。

鬥尊判斷,這或許真的跟《李子兵法》有關,因為這對部隊素質的要求極高,才能憑借超強的部隊素質,碾死對手。

所以越是如此,鬥尊越是要頂在前線,鎮守大隧關。

不然對李解的部隊而言,沒必要區分你是鬥尊他是楚王,橫豎都是楚人,幹就完事兒了。

“丹陽公,‘環列之尹’還未通傳消息,王上有無南下,尚未可知啊。”

“呵。”

鬥尊輕蔑地笑了笑,之前他兒子讓他跟項拔裏應外合,然後幹掉趙太後,想法很美好,可惜他不蠢。

勤王成功,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惜,鬥尊信不過“項氏村夫”,鬥尊不但項拔信不過,連以前的老朋友,全都信不過。

甚至現在,除了四千鬥氏子弟,他誰都不信。

大隧關的指揮權,在這個緊要關頭,他是絕對不會放的,哪怕被人攻訐圖謀不軌,他也坐鎮大隧關,不會去別處。

“如今‘環列之師’,可知有幾何?”

忽地,鬥尊詢問起了郢都的衛戍部隊狀況,項拔是個老牌廢物不假,但部隊就是部隊,終究是戰爭機器,是能殺人的。

在鬥尊看來,此刻李解大軍壓境,楚國部隊質量不如對方,那就只能拼數量,將吳人耗死在這裏。

整個大後方現在看來,是相當的安全,衛戍部隊的數量,自然不需要太多。

“總計一軍。”

“唔……如此看來,項拔倒也忠心。”

衛戍部隊一軍就是兩千五百人,通常都是不滿編,只有突發狀況,才會滿編運作。

日常狀態下,一般就是十分之一在編,稍微查得嚴一點,可能就是半數,也就是一千多人出頭。

整個郢都的衛戍部隊,組成非常復雜,除了“環列之師”之外,還有看守城門、城墻、宮門、宮墻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內衛,質量遠遠超過衛戍部隊,裝備也是最豪華的。

這支部隊的最高長官,就是“門尹”,能夠充當門尹的人,都是王族的心腹爪牙,而且必定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

鬥尊年輕時候為郎中,也給門尹做過副手,正因為如此,他才認為項拔在支援國戰支援前線上,算得上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