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大戰之前(第4/5頁)

戰時的情況下,“環列之師”顯然要減員減編制,讓“門卒”發揮更大的作用,承擔更多的任務,環列之尹節衣縮食,那麽就能把更多的資源,調配到前線。

鬥尊認為項拔忠心,就在於此。

“若是‘環列之師’幾近廢弛,倘若有變,只怕難以招架啊。丹陽公,可要告知郢都,再擴充一軍?”

“不必,值此之際,老夫本就不便諫言。項拔不通軍事,多千人少千人統屬,並無分別。再者,在外之將,涉及中國,必引非議啊。”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況郢都現在非常安全,節外生枝除了讓人懷疑大隧關上下是不是有事兒,沒有別的好結果。

鬥尊老老實實守在大隧關,老老實實頂住李解的進攻,在郢都的公卿大臣看來,這就是最好的。

實際現在楚國大軍的狀況非常不穩,即便沒有出現類似鬥尊這種老牌軍頭到處活動,可因為天氣炎熱、戰爭陰雲的緣故,楚軍在最近的幾個夜晚,多地出現營嘯甚至嘩變。

沒有出現高級軍官的折損,但是中下層軍官以及老牌勁卒,多有折損。

只是郢都方面壓制了消息,使得外界並不知曉其實發生過了營嘯和嘩變。

消息真要是傳播出去,引起連鎖反應,沒人能承擔這樣的後果。

鬥尊窩在原地不添亂,的的確確就是最好的。

只是哪怕鬥尊不亂,大隧關外,陣勢嚴整的吳國部隊,終究還是到了跟前。

鬥尊麾下的兵卒,根本找不到機會去襲擾,李解統帥的部隊,一如既往跟烏龜一樣難啃。

工兵部隊迅速壘砌營寨,哪怕鬥尊已經讓人在大別山附近堅壁清野,南面更是放火燒山,但吳人還是迅速地挖好了壕溝。

大量的編織袋擔土塞石,就地壘砌了一道防禦墻出來,交替壘砌的編織袋就像是搭積木一樣,不斷地延伸出來。

而且前方,就是一條壕溝,楚軍就算想要襲擾,擺多少戰車在前方也是無用。

更何況,楚國有膽子出來搞破壞的部隊,機動性也是完全不行。

騾子的耐受性超出了商無忌的想象,馬匹已經完全不能再繼續負載運動的時候,騾子稍微補水,拉泡屎居然又能再續航一段。

更讓商無忌震驚的是,一天的總消耗,騾子居然並沒有比馬匹高多少,基本就是持平。

“吳蠻營造,果然非比尋常。唉……”

上了山坡,遠遠地瞭望,吳國部隊就是一門心思地挖坑蓋房子,也是一副要打持久戰的架勢。

但鬥尊清楚,真的吳國人,或許會跟他耗,但李解不會,李解就算有那個實力去打消耗戰,他也不耗。

“丹陽公,賤私以為可向上鄀求援,調撥民夫,加固關隘。”

“唔……”

鬥尊拂須點頭,李解的大部隊,現在就是源源不斷地過來,運輸的隊伍拉得很長,之前派出了部隊去騷擾,可惜效果非常不好。

這一次出來的吳國部隊,只要是戰鬥人員,人人都背負弓箭,這非常的反常。

凡是去偷襲的隊伍,基本就是只要一亮相,吳國人就不跟你廢話,戰鬥人員全都彎弓射箭。

射一輪再說,射完了再看鬥尊部下們的行為,繼續畢竟就持矛戰鬥,遠離就繼續趕路。

機動性沒優勢,遠程武器也沒代差,鬥尊明知道李解就是在穿烏龜殼,他卻沒什麽好辦法。

眼睜睜地看著壕溝越來越長越來越復雜,宛若一道蜘蛛網,朝著大隧關而來。

甚至吳人的土墻,已經開始順著山體修建,聞所未聞的操作。

這哪裏是打仗,這分明就是小孩子過家家。

然而反工事的能力,鬥尊沒有,他本來就是守方,在吳國崛起之前,大隧關也只是進攻的橋頭堡。

直到勾陳這個老妖怪,一口氣打爆楚國的主力部隊,大隧關這才從普通的關隘,變成了七重關。

“吳蠻如此戰法,於我軍不利,速去上鄀求援!”

“嗨!”

對付烏龜陣,鬥尊決定同樣堆人力堆工事。

你修矮墻,我就修高台,居高臨下,射也能射死你。

鬥尊要求不高,只要把李解的大部隊留在這裏,就算是成功,至於李解有沒有分兵柏舉,他不是主將,三軍操作跟他沒啥關系。

而且不出意外,鬥尊認為三軍主力,操作和他沒什麽區別,應該也是依托柏舉城,大量修建防禦陣地,將吳國部隊堵在大別山。

有沒有效果且先不提,本土作戰的優勢,肯定能發揮出來。

吳人要還能打爆楚國部隊,鬥尊也是認了,不過除非吳人能飛過大別山,否則就得跟他們在這裏磨。

磨到秋收之後,至少還能破了李解一個“攻必克”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