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繞城駿馬誰能借(第2/3頁)

眼看族人陸續躲進羊馬墻內,支書長舒了一口氣,正欲再謝,任弘卻止住了他。

“支豪長,你留在城頭上,安撫約束好汝部族眾,勿要使其慌亂。”

支書了然,這位君侯仍不太放心,要留他在城頭做人質:“但我諸子和族中青壯還在被羌人追擊圍困……”

“他們自有人去接應。”

任弘點了自家司馬的名:“張要離,去城北召集護羌校尉府麾下兩百騎,準備好弓矢刀劍,準備隨我出城!”

“兩百對三千?”

張要離略為遲疑,心裏想著兩百人加上千余小月氏,能退三千羌虜麽?但他沒敢質疑。

倒是方才意見相沖的縣令富昌和長史董通國聞言,竟齊聲勸誡道:“西安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羌虜或已反叛,萬萬不能出城啊。”

“不出去,難道還要躲在城中,坐視他們追擊小月氏到令居城下,耀武揚威不成?”

任弘搖頭道:“富縣令,我丟得起這臉,我所持的節杖也丟不起。”

“護羌校尉有監視羌人動向之責,如今煎鞏羌欺壓小月氏,還追著他們到縣城周邊,恐怕是想要試探我這新任護羌校尉的能耐,若我躲在城內不出,必為其所輕,今後內外羌人更不能制。”

“更何況,若坐視羌人深入,周邊十幾個裏閭的百姓怎麽辦?如今不只要接應小月氏,還要將羌人逼退才行,否則百姓在你我眼皮底下有了折損,事後恐怕連富縣令也要被府君責備啊。你只管守好城池,他事勿問。”

富昌訥訥不敢再勸,董通國、韓敢當、遊熊貓、辛慶忌等卻怕任弘出了意外,請命說願意代他走這一趟,讓任弘坐鎮城頭指揮即可。

任弘卻不以為然:“汝等莫非忘了我是因何封侯?”

當然沒忘,對這位西安侯的每件事跡,辛慶忌都耳熟能詳。

他曾縱馬天山請援兵。

也曾借烏孫之力滅龜茲,救輪台。

更膽大包天,用自己的機智周旋於匈奴諸王兩萬大軍之間,保全了鐵門關不失。

比起他橫行西域的日子,城外不過區區三千羌騎,何足掛齒?

反正辛慶忌一點都不擔心。

“南門不能開,吾等且繞城一圈,從北門出。”

任弘接過韓敢當遞來的節杖,將那赤紅色的牦牛尾捋順,下了城樓,翻身上了蘿蔔,操轡而去:“老韓,你嗓門大,一路上幫我喊些話。”

“喊什麽?”

“羌虜犯界,西安侯、護羌校尉任君出城退賊,素聞令居城中多射獵俠義兒郎,可有一二人攜弓馬同行?”

……

任弘手持節杖緩緩從街上走過,火紅色的牦牛尾微微搖擺。

後面是辛慶忌、遊熊貓、以及烏布的那十余騎烏孫人扈從左右,在碩大的城池中顯得有些形單影只。

而韓敢當則朝街道兩側密集的裏閭大呼,聲音穿過緊閉的裏門,回蕩在小巷中。

“會有人應麽?”

烏布心存疑慮,這要是放在烏孫,牧民們肯定紛紛響應,但在他印象裏,長安街頭的漢人終日忙碌於生計,商賈也十分功利,只不知這令居縣如何。

確實沒人回應,只有一扇裏門開了,一位裏監門腳步匆匆,邊走邊往身上套一件舊皮甲,不知在箱底壓了多少年,箍得他有些緊,尤其是肚子部位。然後接過女兒遞來的矛,跨上老馬,也不說話,就默默騎行在隊伍後面,馬蹄踩得路面啪嗒啪嗒。

“是一人滅一國的西安侯麽?請帶上吾等!”

緊接著,三五個輕俠少年大呼小叫地牽著馬跑了出來,他們背著弓箭,歡喜地加入了隊伍,有說有笑,好似是去狩獵。

但凡家裏有馬匹的,都陸續走了出來匯入小小的隊伍裏,他們衣著各式各樣,年齡老少皆有,兵器也五花八門,來自各行各業,狗屠、獵戶,將幹草叉當矛使的農夫。唯一相同的是,面色輕松不像是禦敵作戰。

這一幕,讓任弘想起在敦煌時,當他和韓敢當鎮守的破虜燧被圍攻時,先到的是聞訊趕來的當地輕俠騎士,而非官軍。

比起傳統的“六郡”,金城郡更加迫近戎狄,被遷到這裏的移民也不是什麽善茬。兩代人下來,皆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青壯男子幾乎個個都能當騎兵用。

這時候,幾個為丈夫牽馬扛矛出來的健婦嚷嚷了起來:“校尉也別光呼喚男子,吾等令居縣的女子,也多半能騎馬,會射箭,可否同去?”

任弘道:“汝等可以去城頭協助縣令。”

那幾個健婦不幹了,叉腰道:“西安侯不也娶了一位能縱馬殺賊的烏孫公主,怎就瞧不起吾等婦人?妾雖然沒殺過人,卻殺過彘椎過牛。”

任弘可不想惹她們,告罪道:“不敢,只是怕汝等太過悍勇,不僅嚇退了羌虜,還嚇壞了被他們追殺的小月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