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四輪馬車(第2/3頁)

於雄章和張國慶吃完飯,走出東海堡,在東邊的空地上一邊聊天一邊等著。不一會兒,一頭小毛驢拉著一輛四輪“馬車”晃晃悠悠地從南邊過來了。

木工組的秦晉從駕駛座上跳下來,剛打了個招呼,張國慶就興沖沖地跑到四輪車旁邊,上上下下看了起來。

“老於,老秦,你們這車,不就是兩個雙輪車拼起來的嗎?”看了一會兒,張國慶從地上站了起來,拍掉手上的灰,對著他倆說。

他剛才趴在車底,看出了點門道。

這輛四輪車實際上是兩輛雙輪車拼在一起組成的,前後兩對輪子,中間用一根粗大的木梁連接起來。木梁後端與後輪的車軸是固定在一起的,而前端有一個豎向的通孔,與前輪車軸上的一個立軸連接在一起,這樣前輪就可以左右轉動了。再在這根大梁上固定一個車鬥,這整輛馬車就成型了。

“嘿嘿,我們當初也想做個四輪獨立懸掛的承載式結構啊,”秦晉搶先說,“不過統合部不給批鋼材。再說了,就算真用了鋼,現在那些鋼也不一定能滿足疲勞強度的要求。所以就只能仿照歐洲人的做法,用這種兩截的非承載式車身啰。”

承載式和非承載式是汽車行業的術語,前者意味著車廂和底盤是一體的,而後者意味著車廂與底盤分離,底盤可以獨立行駛。

木工組最初的想法是給一個車廂加上四個用鋼制簧片連接的輪子,簧片可以產生形變,這樣既能減震,又能吸收四輪位移時對車廂產生的扭力。但是這種設計對鋼材的質量要求很高,否則就會在反復的彎折中很快疲勞斷裂,現在武備組產的鋼很明顯滿足不了需求,所以這個方案只能擱置了。

現在用的這種馬車結構,是歷史上比較成熟的設計,前後輪分離,車廂與車架獨立。如此一來,顛簸時就不會形成太大的扭力,即使有也會被大梁承受,可靠性好了很多。而且馬匹直接帶動前輪轉向,靈活性也很好。當然,也不是沒有缺點,那就是搖晃會很嚴重。不過現在緊要的是解決有無問題,舒適問題等等再說。

張國慶和於雄章跳進車鬥,秦晉趕著小毛驢,搖搖晃晃進了東海堡,走到糧倉旁邊。張國慶已經晃暈了,下車後走了幾步才正過來,然後他跑去旁邊財政部,找人來開倉領些土豆出來。

“七……八……老秦,這都二百公斤了,還能接著裝?”幾人輪流把二十五公斤一袋的土豆搬到車上,張國慶一看都八袋了,有些擔心。

“沒事,這車額定載重可是有一噸的,最大裝一噸半都沒事,這才多少啊。”秦晉又擡了一袋土豆上去,很自信地回答說。

張國慶看了看前面的小毛驢,說:“不是,我是擔心你這小毛驢。這車這麽寬,不是設計給兩匹馬用的?一頭驢能拖得動嗎?”

“呃,”秦晉心算了一下,“起步可能困難點,走起來問題就不大了。不過也是,今天先裝五百……四百公斤試試吧。”

說話間,幾人已經裝好了十六袋土豆。秦晉給小毛驢喂了一把豆子,又坐上駕駛座輕輕抽了一鞭子,小毛驢叫了一聲,開始吃力地向前走,車子掙紮著動了起來。

張國慶和於雄章見狀,趕緊上去幫忙推。車子加速到步行速度,小毛驢似乎輕松了一些,緩步勻速拉著車向前走著。這台驢車雖然結構很原始,但是采用了先進的石墨軸承,只要不上坡,行駛起來還是很順滑的。

“哈哈,老秦,你該找個胡蘿蔔掛在前面。”於雄章一邊走著一邊說,“對了,我一直沒見到過,這時候有胡蘿蔔了嗎?”

“誰知道呢,”張國慶又加把勁推了一把,“既然是‘胡’蘿蔔,那想必是外面傳進來的吧,也不知道是哪個年代的事。嗯,你們這車倒是挺結實的,不過動力不足啊,也虧最近把路給修了,不然遇到個小坡不就上不去了?”

秦晉抽了一鞭子,說:“我出發的時候也沒多想,這幾天都是用這頭驢測試的,挺聽話就直接趕過來了。讓它一次拉整輛車加上這麽多貨確實過了點,等下午再加一匹,應該拉一噸也沒問題了。不過關鍵還是得修路,路不好就是一半量都拉不動。”

“已經不錯了,”於雄章說,“如果這車是二輪的,這小驢子拉個二百公斤也就差不多了,現在車重和載重都翻倍了,卻依然能勉強拉動,說明我們的設計很成功啊。”

“或許我們可以做個小號的四輪車出來,三百至五百公斤載重,一頭驢甚至兩個人就能拉動,可以用於小批量快速運輸。”秦晉的思維發散開來。

於雄章眼前一亮:“是個好主意啊。嗯……不過縮小比例,輪子也得縮小,那麽離地間隙就小了,對地形要求更高。而且材料也未必能減半。唔,反正在修了路的東海地區應該是夠用了,到時候大車用於定點運輸,小車用於小規模運輸,非常合理啊!等回去就做一台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