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測地術(第2/3頁)

所以對於秦九韶,王泊棠的心態截然不同,甚至動了招攬到本土去的心思。

不過,當他了解到秦九韶的更多生平的時候,卻突然有點毀人設的感覺。這秦九韶……是個大貪官啊!

秦九韶是四川人,因為蒙古入寇四川逐漸遷居到安吉州,也就是後世的湖州。紹定四年(1231)中進士,曾經多地輾轉為官,但是官聲很是不好,在任上巧取豪奪,把安吉州的宅邸修得富麗堂皇。幾年前,他攀上了賈似道的關系,給賈似道送去大筆賄賂,最終在賈似道的助力下,於去年(1258)得到了瓊州守的缺。不過他一到任就橫征暴斂,沒幾個月瓊州人民就受不了,合力將他趕了出來,上級也不包庇他,他只能灰溜溜回了安吉州守選。

賈似道對此感覺很是丟面子,我不是說你不該貪,但你貪得也太蠢太不可持續了吧?這麽蠢的官,我要之何用?於是他就將秦九韶拉入了黑名單,就此棄之不用,直到遇到了數學難題才想起他來。

秦九韶這時候官迷心竅,正要與賈似道的政敵吳潛勾搭起來,突然收到賈似道的傳喚,嚇出了一身冷汗,等到得知是有學術問題,才松了一口氣,趕緊趕到了臨安。

等他見到這套《測地術》,深深為其中的精妙數學原理所震撼,這才收起了功名利祿的心思,虛心向王泊棠請教起來。

王泊棠別看穿越後一直在商業部幹活,但他之前可是幹建築結構設計的,對這些三角學知識是手到擒來。等到了一個天晴的日子,他就拉著秦九韶和賈府的幾個下人,搬著測量儀器,來到了西湖雷峰塔邊,做起了實地演示。

其實這工作由鄭林來做更合適,他們海軍對各種測距方法研究得很透,他又是打炮出身的,這是吃飯用的學問,不看書都能輕松講解個一二三出來。不過,誰讓他遠在慶元府呢。

經過王泊棠的簡單講解,秦九韶很輕易地就理解了比例原理,不過隨即他又產生了疑問:“王君,道理確實如此沒錯。但此時我們之所以能測出雷峰塔之高,是因為我們可知雷峰塔之遠,但若所測之物不知何遠,譬如位於群山深處、大河對岸,那又怎能測出其高呢?”

“這就是第 二章的用處了,秦公,請看。”

王泊棠點點頭,感覺裝逼的機會終於到了,吩咐賈府家仆把兩台儀器分別搬開,用繩子測好距離,在正好相距一百米的兩點固定下來。

他帶著秦九韶站到一台儀器旁邊,調整了一下兩根水平懸臂的角度,其中一根對準另一台儀器,另一根對準了雷峰塔,然後將兩根懸臂之間的夾角讀了出來,又對另一台儀器也如法炮制。

秦九韶似乎看出了點門道,若有所思的樣子。王泊棠又拿出一張紙,上面如棋盤一般畫著密密麻麻的經緯線,鋪到一張平木板上,然後取出直尺和量角器,又拿出一支鉛筆。

他正要開始繪圖,秦九韶卻搶先說道:“原來如此,兩台測地儀距離既知,那便知三角形之一邊,又知兩角之角度,兩角夾一邊,此三角形便可繪出。如此一來,三角之垂可輕易測出,如此簡單,卻又如此精妙!實在妙哉!”

王泊棠有些尷尬,我這還沒畫呢,你怎麽就全知道了,這讓我還怎麽裝逼?只好拱拱手佩服地說道:“不虧是秦公,一點就透。”

秦九韶捋著胡須,笑而不語。

其實他對三角學是有深刻研究的,他的《數書九章》中,提出了著名的“三斜求積術”。所謂三斜求積術,就是對於一個三邊各不相等的非特殊三角形,知道了三邊長度,如何求此三角形面積的方法。這是一個涉及了多次平方再開方的復雜公式,秦九韶在書中直接給出了公式,並未給出推演過程,但既然他能得出結論,必然是對三角學進行了深入研究才能得出來的。就《測地術》這點膚淺的幾何學知識,只涉及平面三角,球面三角壓根都沒提,其實對他來說完全不在話下。只不過東海人用的表述方式和他習慣的古典數學不是一個系統,所以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罷了。

王泊棠留著冷汗,在紙上把三角形畫完,然後拿尺子在三角形上做了條垂線,測出了垂線段的長度,換算一下就得到了雷峰塔的水平距離……做到這裏,他突然靈機一動,向秦九韶問道:“秦公,如今之法,是先在紙上畫出三角形,再測量垂線,折算成實際距離。秦公可有辦法,不需繪圖,直接用這一邊兩角算出距離?”

秦九韶聞言一愣,開始思考起來。這個問題乍一看簡單,深思一下又很復雜,再進一步思考,似乎跟三斜求積術的原理有共通之處。他想了一會兒,擡頭一看王泊棠正在壞笑,也不讓他賣關子了,說道:“還請王君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