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呼之欲出(第2/3頁)

“好啊好。”王老漢也沒想什麽別的,連連點頭,似乎已經看到了棉花豐收大把數錢的未來。

……

1261年,10月21日,華亭縣。

華亭縣就是未來的著名的松江府的治所,在後世以發達的紡織業尤其是棉紡織業著稱,當地特產松江布行銷天下,遠達海外。

現在嘛,由於黃道婆還沒從海南帶回先進的紡織技術,所以自然是沒有後世那種盛況的。但是大樹不是一天長成的,後來之所以能大發展,肯定是因為現在已經有了足夠的種子。

實際上,在這個時期,華亭縣已經有了不少棉花種植和小規模的土布紡織,這也正是狄柳蔭出現在這裏的原因。他需要采購盡可能多的棉花運回本土,以填補那裏日益興旺的棉紡織業的胃口。

東海商社占領了崇明島之後,按部就班地經營著,修建基礎設施,清除和收服周邊的海盜,招商引資。但這只是“引進來”,同樣也需要“走出去”。

江南工作組在這一年裏,分別在揚州瓜洲渡和他們很看好的華亭縣上海市設置了商站,以擴寬市場渠道。狄柳蔭這陣子就從上海商站出發,到處尋訪,收購棉花和棉紗。

之前他在華亭縣南,已經跟幾家地主談好了一個大單,收購了一批新紡的棉紗,又簽了一份高達六千貫的預訂合同,直接采購棉花,明年秋天交貨。這批原材料可以運到南邊的海鹽縣出海,運往慶元府,再乘船出海運回去。不過現在行船跟風期有些不搭,如果趕不上南風季的尾巴,就要再等半年才有足夠的運力了。嘖,還是要再增開幾班定期船才行啊。

這幾天,他就帶人繼續在華亭縣和周邊轉轉,一邊尋找種棉花的小散戶零星收購一些,一邊也是考察一下江南農村的風土人情,看看有沒有市場潛力可以挖掘。

江南富庶天下皆知,城裏那麽發達,鄉下也不會差多少吧?好好開發一下,豈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不過,之前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臨安、慶元府這樣的大城市裏,對南宋的印象就是高度的富裕與繁華,但是這次往鄉下一走,卻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各個鄉紳、地主、豪商,確實富裕得很,但是尋常的自耕農和佃戶,生活卻極為窘迫和困苦,甚至連北地的農民也不如!

這大大出乎了狄柳蔭的意料,他本以為江南的農民就算不能說富裕,但至少該比膠東那些可憐巴巴的農民強吧?然而情況還真不如……

膠東雖然水土條件不如江南,名義稅率也更高,但至少有大量的無主地,農民總是有另一個選擇的。而宋朝一向有“不抑兼並”的傳統,南渡之後,為了安撫士人和本地鄉紳,更是縱容他們。結果就是,絕大部分的土地已經被少數上層階級兼並,而宋朝沉重的稅賦就壓到了普通小民身上。辛苦一年的產出,自己吃一點,交了租子,交了稅賦、還要服勞役,幾乎就剩不下什麽了。

明清時期臭名昭著的“加耗”,也即在正稅之外還以“運輸損耗”為名向農民征收額外稅收,就是南宋始創的。到了現在,江南農民交一石正稅,往往要附加兩石至兩石五鬥的各類加耗,算下來,光是這個田稅就不比膠州農民低了。而且除了納糧之外,還要繳納錢、絹、布、茶等稅收,這些在北方由於經濟水平和行政水平低,早已折算成糧稅了。

在常規性稅收之外,還常有臨時的“科配”,往往需要一次繳納相當於數年正稅的錢糧。此外,如果朝廷急需物資,還會向民間“和買”,也就是以一個象征性的價格強制購買,基本等於明搶了。

在此基礎之上,南宋才有可能一度實現近億貫的歲入。當然,日積月累,隨著官僚系統的老化,現在也收不到那麽多了。也是因此,賈似道才會出台那麽多斂財的政策。

“也是啊,臨安那樣的城市,有什麽特別的產業嗎?那麽富裕,憑什麽呢?”

北宋時的開封、南宋時的臨安,都是極度發達、規模極大、市民普遍富裕的城市,遠超同期普通城市水平。然而,為什麽會是這樣?

是因為周邊農業特別發達嗎?確實發達,但也沒比同時代其它城市更發達。

是因為有獨特的商路匯聚嗎?確實有,但也沒比其他商業城市更多。

是因為有成規模的手工業嗎?確實有一些官營工場,但效率和規模也並不出眾。

實際上,這兩個超規格的國都,真正繁盛的只有因消費而生的各項娛樂業。本質原因,就在於這樣的巨型城市不是自發發展起來的,而是被催生出來的!

朝廷從各地刮來了天量的財富,集中流入了首都,被分配給了皇室、親貴、朝廷官員、禁軍等人。城中大部分產業都因這些人而生,也因此分到了一點利潤,從上到下一點點傳遞下去,衍生出多層次的消費產業,從而導致了這些城市虛假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