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3/4頁)

現在這75mm的實驗缸太小,以後肯定得加倍、再加倍才行。初期我們準備推出兩種型號。一種功率5-10kw,體型不會太大,方便操作,可以無縫替代現在的水車。另一種功率盡可能做高一點,至少20kw以上,這就需要專業技工伺候了,用來驅動一些重型機械,好進行產業升級。”

史若雲點頭道:“聽著很合理啊。嗯,這是你們的專業意見,只管安排吧。現在還有什麽困難嗎?”

左武衛想了想,說道:“怎麽說呢,現在機械結構設計上已經不成問題,制造上……單純制造出來也問題不大,但細節上仍然有不少欠缺,一是加工精度還不夠,二是肯定有些潛在的問題沒想到沒發現,未來就是解決這兩點了。

具體到指標來說,現在我們還面臨兩個檻,一個是可靠性,另一個是熱效率。可靠性就不說了,不夠可靠是要出人命的;熱效率的話,我們設立了兩個目標,一個是2%,另一個是5%。

我們是這麽算的,熱效率2%,那麽提供一千瓦的功率,每小時差不多要消耗九千克的煤,按現在一千克十文的煤價,那就是九十文。呃,可是雇九個人過來蹬腳踏車,每人每小時給十文,那也能踩出一千瓦的功率啊!所以熱效率要是不超過2%,那還不如用人力呢。

這個目標還算容易,努努力應該問題不大,但是下個目標5%可就有些費力了。呃,5%就是畜力的成本線,這個效率每千瓦小時要消耗3.6kg煤,也就是36文,換成三匹馬來拉轉盤,草料錢和各種費用算下來差不多也是這麽個數。所以不到5%就不如用馬拉。反過來說,如果能達到這個數值的話,機械動力比起畜力就有很大優勢了,畢竟馬兒不可能幹一整天的活。

當然,就算效率再高,也比不上不要錢的水車。所以即使有了蒸汽機,水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我們主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只是在水力不夠用時的一個替代。”

他這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史若雲在旁邊聽的是昏頭漲腦,只能笑了笑,說道:“聽起來還是錢的問題啊。”

左武衛點點頭,又搖搖頭:“是錢的問題,但本質上也是生產效率的體現。就這樣,達到5%的熱效率才是真正實用的蒸汽機,我們盡力吧。”

韓松畢竟是正牌海軍,熱機相關知識肯定是學過的,這點小東西難不倒他。他摸著下巴,突然問道:“等等,我記得當初瓦特的蒸汽機熱效率不過才3%,在市場上就很受歡迎了,怎麽我們得5%才行?”

左武衛無奈地一攤手,說道:“那時英國的煤便宜啊!燒起來不心疼,當然熱效率低點也無所謂。而我們現在就那點小黑煤窯,還得求著他們去挖,哪能跟英國人比?”

史若雲和韓松對視了一眼,這就是他們的任務了。

左武衛又帶兩人走到機器旁邊一個冒著熱氣的“灶台”旁邊,說道:“其實嘛,韓松應該知道,這蒸汽機的結構也就那樣,沒什麽挖掘空間了,最多把精度盡力做好一點、規格做大一些,長遠來看,影響熱效率的關鍵還是在旁邊這台不起眼的鍋爐上。你看,到了二戰的時候,描述戰艦的動力,都是說有多少台某某鍋爐,蒸汽機反而不怎麽提了。”

史若雲懵逼地看向韓松:“是這樣的嗎?”

韓松點頭道:“沒錯,整套蒸汽動力系統裏面,產生蒸汽的鍋爐占了大部分的重量和體積,利用蒸汽的機械其實就一小點。別說二戰了,即使是後來的核動力航母,核反應堆實際上也就是個燒開水的大號鍋爐……人類的動力史,就是一直在研究怎麽更多更好地燒開水啊。”

左武衛會心地笑了出來,然後指著這個灶台狀的鍋爐說道:“我們現在這台鍋爐,那可真是字面意義上的鍋爐了,就是把口鍋架起來砌了個爐子燒水,熱量損失嚴重。想提升整套系統的熱效率,必須得先做出好一點的鍋爐才行。當然,怎麽才能做出好鍋爐,我們也是知道的,什麽水管鍋爐火管鍋爐我們都清楚得很。但是這兩類鍋爐都有復雜的管路,遠不是我們現在能加工出來的,所以只能使用更原始的設計了。也不能照搬,只能按照盡可能回收廢熱的原則,試著看看能做成什麽樣吧……”

“報告!”

正在此時,門口突然有近衛兵的喊聲打斷了他們。幾人面生疑惑,韓松三步並作兩步走了出去,拿過一份密信,看了一下密級,然後迅速走回車間交給了史若雲。

史若雲拆開來看完後,神色凝重了起來。

“什麽事?”左武衛感覺到了氣氛不對,開口問道。

史若雲把信往懷裏一收,長長出了口氣,左手握緊了拳頭,看著西方說道:“做好準備吧,李璮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