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騎炮兵(第2/3頁)

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秩序井然、士氣高昂、隊形合理、配合緊密的部隊,也就是組織度更高的一方,大多數時候都能擊敗做不到這一點的其它部隊。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想提升組織度談何容易呢?東海騎兵已經在盡力做這一點了,但是受限於人力物力和社會基礎,總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具體來說,在戰術層面他們做得不錯,正面對戰數量相當的敵軍之時有相當大的勝率;但在戰略層面上來說,東海騎兵的數量還是太少,迎戰以萬記的蒙古騎兵的時候還是捉襟見肘,即使連戰連勝也不免自己有所損失,勝著勝著就沒兵可用了。

為了進一步強化騎兵的戰鬥力,範龍城就想到了騎炮兵這一個方案,也就是組建一支跟隨騎兵前進的炮兵,為騎兵提供重火力支援。它並不能提升己方的組織度,但可以打擊對方的組織度。想象一下,兩支騎兵相遇,一方武備精良,一方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炮火打擊,那麽戰鬥的天平會向哪邊傾斜呢?不言而喻。

不久前的泰山之戰中,東海騎兵對蒙古騎兵展現出了一面倒的優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之前的炮擊已經大大摧毀了蒙軍的組織度,對付一幫烏合之眾並不比殺豬更困難。

在與步兵配合作戰的時候,騎炮兵作用不大,因為打擊組織度的任務可以由隨營火炮和步兵火槍完成,騎兵只需要沖鋒追殺就行了。但現在騎兵單獨成團,重火力需求就凸顯出來了。當然,單憑他們那身鋼膽甲和復數的火槍,打起來也未必會落了下風,但是哪個指揮官會嫌自己戰力低呢?用一個騎兵連換一個騎炮連,很劃算的買賣啊!更何況這個騎炮連是額外配備的呢?

所以範龍城對這個騎炮連寄予厚望,讓老部下孫鎮河以上尉軍銜擔任這個連級單位的長官,足見其重視。

在他們的指揮下,騎炮連轉移到高麗軍營寨的西側,在臨四營的左翼展開,六門嶄新的幼龍炮就在寨外三百米外的距離上排了開來。

範龍城策馬前來,看著這些塗著亮色鋅漆的袖珍小炮:“不錯,工業部總算是拿了些好東西出來了。”

為了實現騎炮兵跟隨騎兵行動所必須的快速機動性,火炮系統必須盡可能減重才行,為此標準的龍吟炮肯定是不行了,而更輕便的獅牙炮的射程又嫌短了點,所以範龍城直接報給了工業部,讓他們搞一款足夠輕又足夠強力的炮出來。

工業部諸人將這個項目作為一個承前啟後的重點項目進行了攻關。內膛設計上,他們參考了之前設計的幼龍炮,這種前膛炮在海軍之中很常見,100mm口徑,10倍徑,鑄鐵材質,約300kg,一般是給小船補充火力的,使用方便、威力不錯,很受好評,正符合騎炮兵的應用場景——當然,這300kg的重量顯然超標了,不可能直接拿來用。為了盡可能減重,他們先是換成了青銅,又進一步嘗試了鍛鋼工藝——也就是仿照之前制造獅牙炮子銃的法子,鍛造鋼胚、反復鉆孔……耗用了不少工時,最後終於制造出了一款鋼材質的幼龍炮,內膛參數不變,重量卻足足減輕了一半,只有150kg左右!

這種鍛鋼版的幼龍炮成本頗高,但騎炮連的需求也就個位數,所以還是立項做出來了,既是滿足軍方的需求,也是為未來的新工藝進行探索。

當然,高機動性的代價就是威力要打個折扣,相比標準的龍吟炮要弱上不少。不過,反正這重火力的意義也就是聽個響,擾亂一下敵陣,不指望能打死幾匹馬,所以也夠用了。而且,這個缺點也不是沒辦法彌補……

不僅火炮輕便,配備炮車也進行了特制,在小號四輪炮車的基礎上,使用了大量的鋼制部件以減輕重量,同時也增加強度以適應在惡劣地形中快速運動的時候所產生的顛簸。隨車配置的彈藥數也大幅削減,只有兩個小箱子24發,對於騎炮兵快節奏的戰鬥也夠用了,實在不夠就讓別的馬匹再馱運一部分。這樣一來,整套火炮系統的總重控制到了350kg,也就跟一門龍吟炮一般重,四匹馬拉起來毫不費力,完全能跟上騎兵行動的速度。

所以這騎炮連拉著火炮輕松一跑一拐一分列,很快就進入戰鬥位置了。

“報告!騎炮連全連108人,六門幼龍炮,已經全部就位,請指示!”布置好炮陣後,騎炮連連長孫鎮河上尉立刻打馬前來向範龍城報道。

騎炮連的成員大都是騎兵出身而不是專業炮兵,但是騎兵出於偵察的需要,也進行過一些數學、幾何學和地理學的培訓,所以半路出家做個炮兵也能勝任。反正就是視距內射擊聽聽響,不需要多麽高深的射術。

當然,能選進騎炮兵的,肯定是考核出來的基礎知識過硬的,而孫鎮河之所以能出任連長,除了他資格老、立功多,也是因為他數學成績特別好。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在哪裏都成立,相比宋蒙軍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夫,東海軍從根子上就拉開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