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

1263年,11月27日,大雪30日,羅衛。

“前帆全降,主帆全降!”

“尾帆右轉三,左舵一!”

“動力中心再去兩個人幫忙!”

贏平大呼小叫著,指揮著各部水手完成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將逐日號緩緩驅入了羅衛港的碼頭。現在正是停泊的關鍵時刻,可馬虎不得。

遠洋艦隊決定繼續西行後,在龍牙門花了幾天時間,向本地坐商處理了一些貨物(主要是茶葉),收購了一些南洋特產(主要是香料)。雖然交換比肯定不如去占碑一帶來得劃算,但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除非強搶),而且香料在大食價高銷路好,總歸是能賺到利潤的。

之後,他們便啟航繼續向西了。

從龍牙門往西,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西洋”,也就是印度洋。相比之前還算有些認知的南洋,西洋地區可算是另一個世界了。

等到進入了五嶼海峽,他們便徹底地認識到這條海峽為什麽不受人待見——風力微弱,帆都吃不滿,而且海峽中水文復雜,夜間不敢行船,只能每日白天挪一點,慢如蝸牛。

他們就這麽一走一停的,足足用了十多天,才挪動到了貿易重鎮羅衛港,簡直比之前南下一路過來的全程加起來還累!

不過也有好處,經過這麽一段旅途,他們在龍牙半島的西岸偵察到了不少情報,與當地一些村鎮發生了聯系。果然如同之前預料的一樣,當地文明水平很低,而且一般篤信佛教或印度教,戰鬥力很差,對於他們這些唐人也還算友善,總體來看很好對付的樣子。

總體來說,從龍牙門到羅衛,只有兩座上規模的城池,其余的都是不成氣候的村莊乃至部落。

一個叫“無枝拔”,在後世馬來西亞峇株巴轄(鑿石城)附近,依山依河,外圍有大片農田,地勢不錯,但開發程度仍然不盡人意,艦隊在這裏拿出幾噸貨物就把當地的特產換空了。

另一個是梁存忠說過的“蘇洛鬲”,又有唐人稱“吉達”“吉陀”的,也就是後世的吉打,其實都是同一個詞,只是翻譯不同。不過後世馬來西亞的吉打是遷址過的,原址是在南邊的雙溪大年一帶,也就是現在的蘇洛鬲。

蘇洛鬲的情況相比前面的村寨就要好多了。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沿美保河築城,人口很多,開發程度很高,周邊群山環抱,以當前的人口是個立國的好地方。城周圍有很多農田,停靠的商船也不少。更令東海人驚訝的是,這裏的居民的樣貌更類似中國人,而不是周邊的馬來土著。

實際上,蘇洛鬲是緬甸孟族人南下建立的城邦國家,而孟族是史前時代從東亞遷移到緬甸的,所以人種與漢藏民族更接近,和馬來人並不盡相同。不過從文化上來說,孟族人受到印度的影響要更深,他們篤信佛教,文字也類似梵文。

蘇洛鬲當前附庸於三佛齊,同時,他們也是在三佛齊一帶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的先驅者。水稻種植就是他們從北方帶來的,而土著之前還在吃木薯。因此蘇洛鬲城的文明程度明顯要比周邊高了一個等級,在西方和中國的海商中也是小有名氣的。

當地也有不少唐人海商定居貿易,遠洋艦隊在這裏停靠了幾天,就交易到了不少特產。他們甚至都打算直接啟航一路向西了,但是又打聽到北邊有一個貿易重鎮羅衛港,是與東北邊沖古剌溝通的橋頭堡,離蘇洛鬲不過一日航程,便決定去看看。

於是他們就這麽來了羅衛。

羅衛港大致位於後世泰國的沙敦一帶(也就是在馬來半島上的領土的西南角)。羅衛和東北邊的沖古剌之間的陸路轉運貿易路線,便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陸地轉運路線之一了(另一個是溝通紅海與地中海的埃及貿易路線)。

這條路線,並非龍牙半島脖頸處的最短路線,論距離,北邊的戎城(後世克拉地峽)要短得多。它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是因為東方的沖古剌,也就是後世的泰國宋卡,是龍牙半島上最發達的城邦,沒有之一。這座城邦之所以有這樣的優勢地位,除了地理環境優越,更重要的是受中國的影響最深——唐人海商從湄公河三角洲跨海過來,首先到達的就是這一帶。由於有沖古剌這個大城在半島東岸矗立,吸引海商聚集,所以離沖古剌最近的西岸港口羅衛就成了貿易路線的另一個端點。

其次,羅衛當地人也比較爭氣。羅衛此地大河密布,經常泛濫,這自然是壞處,但泛濫過後也肥沃了沿岸土地,既促進了種植業,也培養了當地人的危機意識。在土地肥沃的同時,可利用的總面積卻不多,因此人口很快超過了承載力。這就導致羅衛人像浙南、福建等地的人一樣,有愛闖蕩、愛打拼的意識,四處外出行商。《島夷志略》記載當地人“春末則禾登,民有余蓄,以移他國。氣候不時。風俗勤儉”,與周邊怠惰的土人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