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射雕計劃 上(第2/3頁)

鄭紹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有道理。”

寧惟俞突然想到了什麽,補充道:“關於這一點,我們還準備設置一個臨時的‘師’級編制,負責在一個大戰區協調指揮野戰旅和其余的獨立單位。一般來說,一個師會有一個野戰旅和若幹個普通營或者臨時組成的團級單位,野戰旅負責沖鋒陷陣,普通單位跟在後面占領城池,並且護住後路保障後勤運輸。”

“嗯,是該這樣。”鄭紹明往他面前推了一杯茶,然後看著寧惟俞期待的面孔,記起了什麽關鍵詞:“既然如此……當初我們的陸軍叫‘義勇隊’,後來逐漸提級成了義勇旅、義勇師。直到現在,陸軍兵力還是放在義勇師這個編制下面的,現在有了獨立的師級編制需求了,那麽這個義勇師的名號也該再提一提了吧?”

寧惟俞激動了起來:“對,義勇師再提一級……就是義勇軍了。”

旁邊的李濤笑道:“現在可算是到義勇軍現世的時候了嗎?不容易啊。”

鄭紹明端起了茶,也有所感慨,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東方最初登陸地的方向:“是啊,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

寧惟俞也喝口茶潤了潤嗓子,又繼續說道:“好了,我繼續。如上所述,在將現有兵力改編為更多單位的同時,每個單位的人數肯定就少了。第二部分‘擴充’就是指人員的擴充。安全部將按照既定程序,延遲一部分現役兵的退役,並征召預備役和新兵,訓練後填充入上述編制中。規劃中,經過充分動員後,每個合成營會有八百至一千人的兵力,而每個野戰旅將達到五千人的規模,義勇軍總兵力達到五萬,這幾乎可稱為勢不可擋了。”

他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這麽多兵力,所需要的裝備也是天量的,那麽第三部分就是裝備的升級了。從裝備的數量來看,我們是不缺的,這些年來儲備了大量的軍服、軍用食品和槍炮等等。但有個問題是,其中不少都落伍了……從理想上來說,自然是讓全軍都裝備上最新的後膛化武器為好,但從現實來說,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定然是新舊裝備並存的。即使一時全部換裝新武器了,等將來有更先進的武器出來,這個問題還是會冒出來。這不光是個戰鬥力的問題,還是個後勤難題……”

這些年得益於基礎工業的進步,軍備水平飛速提升。這自然是好事,但也帶來了一些裝備管理和後勤上的難題,不同等級不同彈藥的裝備並存,管理起來很是頭疼。相比之下,十年前軍中只有風暴槍和龍吟炮兩種主要武器,可真是簡單明了得很。

而且,這個問題恐怕並非是個一次性問題,即使這次產能全開全換了新裝備,將來隨著更先進的武器誕生,還是會面臨這種局面。所以,對此不能視之為短期困局而輕視,必須作為長期事態而拿出一個應對方案來才行。

鄭紹明突然止住了他:“我記得總裝不是和總後的馬原他們交流過,拿出過一套方案來麽?”

寧惟俞點點頭,說道:“是的,我剛要說這個……馬原他們把裝備分成了一線、二線、三線、儲備、淘汰五個等級。

一線就是最先進武器不用提,配備野戰部隊;二線則是稍差一點的,配備守備部隊;三線是配備給殖民地軍隊、訓練營或預備役的武器;儲備是落伍但質量還不錯的,可以封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淘汰是過於破舊或者落伍不能用的,可以回收廢品或者外售。這麽一整理,梯次換裝,倒也不亂。

那麽把這個整理出來之後,接下來就是工業部門產能全開,生產裝備了。

槍械方面倒是好說,現有的真隕星倒也夠了。但現在夠不等於打起來還夠,所以我們仍然應該儲備一批武器彈藥,也不麻煩,全力生產新栓動槍和12-65銅殼彈就行了……”

這時鄭紹明突然擡起頭來:“嗯,都上銅殼彈,不嫌貴了?”

寧惟俞笑著答道:“出廠價是貴了點,但其實子彈也用不了幾噸銅。一枚彈殼連10g都不到,鑄成銅錢也就五文,一噸銅就能造十萬發,成本大頭是花在了在加工上。當初研發的時候望而卻步,但現在既然已經造出來了,那說明難題都解決了,接下來擴大產量也順理成章了。兩個廠都上了專用生產線,產量是有保障的,成本早晚也能降下來,而且銅殼彈是能復裝的,綜合算下來未必就比紙殼貴。更何況,現在生產的彈藥可能要幾個月後乃至一年後才用,紙殼彈儲藏不好就容易吸潮,當然還是銅殼彈更好備戰。”

鄭紹明笑了一下:“好,你繼續。”

寧惟俞繼續說道:“還有就是新型栓動步槍。它結構其實也沒比隕星復雜,都是耐操型的,產線起來了產量也就上去了。聽說前線有人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星雨,很不錯,就這麽定了吧。此外再少量生產一些小口徑新槍和子彈也就夠了,總不會浪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