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第2/7頁)

“不會……不安全嗎?”

“是不安全。”敦子答道。“不過……也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偷懶,所以……”

“可是……”

——白天那些人……

的確,他們可能會襲擊這裏。對他們來說,要查出敦子的住宅易如反掌。話雖如此……

——他們會做到這種地步嗎?

敦子不這麽認為。

白天那件事,應該只是偶然狹路相逢,如果他們是計劃性報復,應該會先襲擊編輯部才對。可是……

如果不想驚動警察,對方也可能針對個人攻擊。比起襲擊出版社,襲擊個人住家,更容易隱蔽襲擊的意圖。就算敦子在家中遇襲,視情況。也可能被當成單純的暴徒侵入事件處理。

——那麽……

這裏或許很危險。

女子望向敦子。“你……一個人住嗎?”

“嗯,家兄和家嫂住在中野……雙親住在遠地。我……和家人沒什麽緣分,家人分散各處……”

敦子從來沒有與家人團聚生活過。

並非一家人感情不好,也不是經濟上有問題,只能說是沒有緣分。

年紀相去甚遠的哥哥在七歲時由祖父收養,敦子也在七歲時被寄養在父母京都熟人——嫂嫂的娘家,各自被他人養育成人。敦子出生時,哥哥已不在父母身邊,所以敦子在八歲的夏天才第一次見到哥哥秋彥。後來,敦子在祖父過世那一年到東京投靠哥哥,但碰上戰爭疏散等狀況,結果只和哥哥共同生活了半年。

不過,敦子寄主的京都家裏,把敦子視如己出,而敦子視為姐姐仰慕的人,後來也成了自己的嫂嫂,所以敦子從未感到孤獨或不幸,只是家庭的成員並沒有血緣關系而已。而且敦子覺得就算雙親不在身邊,也都還健在,那樣的話,親子之情還是一樣的。想來,敦子那種說好聽是獨立,說難聽是相互依賴性極低的人格,確實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

“你不寂寞嗎?”女子問。

寂寞——這種心情究竟是什麽樣的心情呢?敦子思考。若說寂寞,她一直很寂寞,若說不寂寞,今後也不會覺得寂寞吧。

她想來想去,答道:“雖然危險,但我不覺得寂寞。”

女子沒有答話,微微地垂下視線說:“我……很寂寞。”

“你也是……一個人嗎?”

女子點點頭。

雖然仍舊是面無表情——但看起來很悲傷。

就算不必無謂地收縮或放松臉部肌肉,也能夠表現出感情。文樂(注:文樂為日本傳統木偶戲,配合三味線演奏,以人偶演出凈瑠璃口白中的劇情)人偶和能面具(注:能即能樂,為日本傳統戲劇,演員戴上能面具演出,以細致的動作表現內心情感。)也一樣,這些假面具原本應該沒有表情,卻能夠演出豐富的表情,不是嗎?

“我也一直是一個人。”女子重復道。

“一直……”

“當我發現時,已經是孤身一人了。後來就一直是一個人。”

“你……”

敦子到現在仍無法開口詢問女子的名字。

請她到家裏,請她用餐,甚至預備讓她留宿一夜,敦子卻連女子的名字、身份,什麽都不知道。若說不小心,確實再也沒有比這更不小心的了。

眼前的發展,是敦子平素慎重過頭的個性完全無法想像的。

——可是……

女子救了敦子。

——就算這樣……

也不表示就可以信任。敦子對女子一無所知。只要懷疑,可疑之處多得是。不……這個女子顯然可疑,可是……

敦子望向女子的眼睛。

半天前……

敦子人在銀座。

她才剛完成采訪。今天是日本哥倫比亞公司在日本橋高島屋舉行國內第一次彩色電視公開試播的最後一天。

敦子在《稀譚月報》這本雜志的編輯部工作。光看雜志名稱,似乎是一本可疑的糟粕雜志,但其實十分正派。雜志的卷首寫道:

本志創刊之宗旨——本志致力以理性的角度婆媳古今東西愚昧之謎團,欲以睿智之光芒斷然掃除名為不明之黑暗。

易言之,即以科學及現代的觀點,重新審視並揭露神秘事件、不可思議的流言、怪奇現象等所謂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