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巴巴(第3/4頁)

路易十六(1754.8.23~1793.1.21, 享年38歲),法蘭西波旁王朝復辟前最後一任國王。法國大革命末期,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革命廣場(今協和廣場)被自己設計的斷頭台處決。他既是法國歷史上唯一被處決的國王,也是歐洲歷史中第二個被處死的國王。第一個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1649年在英國內戰後被處死。​

美國歌手,1949年出生於新澤西州,1974年以一首 Never Can Say Goodbye 成為唱片史上最早發行以迪斯科舞廳為對象的舞曲藝人。1978年春天在歐洲登台時不小心跌落舞台,使得脊髓受損並臥病在床達9個月之久,加上復健期間母親又去世,幾乎讓她崩潰。康復後她努力振作,找來了兩位制作人共同寫下"I Will Survive"證明自己戰勝了怯懦。這首"I Will Survive"的推出,便將其推上事業的巔峰。但是一開始唱片公司並不是看好這首歌,只將它放在B Side,不料各地的DJ很快就注意到這首歌的潛力,紛紛的大力播放,也使的唱片公司不得不改變政策將這首歌改為主打歌,1978年12月這首歌開始進榜,從87名一直竄升到6周冠軍。1979年蟬聯6周冠軍白金曲,成為當時70年代Disco必備歌曲,法國世界杯足球隊開賽歌選用此曲;最重要的是,此曲也被滾石評為100首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而後女權團體與同性戀組織也紛紛看上它,把它當做活動的主題曲,象征這些社會上的弱勢族群爭取自我權力的決心,甚至到現在很多的同志酒吧還有扮裝皇後的組織,都紛紛的以這首歌當做表演曲。​

英國影視演員,1990年因出演《憨豆先生》而走紅,之後推出多部“憨豆”系列電影。2012年7月,羅溫·艾金森出演了倫敦奧運會開幕式。2013年,獲英女王頒授CBE勛章。2014年首次造訪中國拍攝廣場舞短片,並和廣場舞大媽,就著《倍兒爽》的音樂大跳餓貨拳舞。​

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女子搖滾團體。Walking On Sunshine 是她們1985年時的冠軍曲。​

廣義的愛爾蘭人屬於凱爾特(Celtic)人種。他們在羅馬帝國時期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在歐洲,他們曾經大規模遷移,無處不在。他們和古希臘人做生意,和古羅馬人爭戰不休,是歷史上有名的戰鬥民族。現代因愛爾蘭共和軍(成立於1919年)和美國黑幫聞名於世。​

赫爾辛格是丹麥西蘭島東赫爾辛格縣的一個旅遊城市。又稱“埃爾西諾”。濱臨厄勒海峽,南距哥本哈根約39公裏,有渡船通往瑞典的赫爾辛堡。是克龍堡的舊址。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中的埃爾西諾城堡即以此為背景。​

1985年成立的澳大利亞4人男子演唱組合,代表作為《Don't Dream It's Over》。1994年解散,2005年因前鼓手 Paul Hester 自殺身亡,樂隊成員再度聚首並於2007年推出樂隊第五張錄音專輯《TIME ON EARTH》。​

卡爾·拉格斐是德國著名服裝設計師,1983年開始成為Chanel品牌設計師,每年為Chanel制作8個系列的服裝。克裏斯汀·迪奧是迪奧(Dior)品牌的創始人(1947年首次發布會),是炫麗的高級女裝的代名詞,主題產品主要有女性香水、男性香水、彩妝和護膚保養。​

美國最有創意的卡通漫畫家,畢業於華盛頓州立大學。被譽為“英國的蓋瑞·拉爾森”,是因為他極具英國式的幽默,因為美國人基本不具備英國式的那種黑色幽默,而拉爾森做到了,似乎比英國人還英國人。​

美國喜劇二人組,涉足相聲、電視、電影、出書及電台行業。從1971年開始活躍至1985年,2008年復出至今。​

彼得·方達,1940年2月2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男演員、導演、編劇、制片人。1961年開始在百老匯登台公演。1963年進入好萊塢影壇。1964年憑借戰爭影片《勝利者》獲得了金球獎最佳新人獎的提名。1966年以西部影片《野幫夥》建立了嬉皮士形象。​

妮絲·賈普林(1943.1.19-1970.10.4),美國歌手、音樂家、畫家和舞者。她在1960年代以大哥控股公司樂團主唱之姿崛起,後來單飛,有“搖滾樂皇後”和“迷幻靈魂皇後”美譽,並擠身《滾石》雜志的2004年“史上百大音樂家”第46名、2008年“史上百大歌手”第28名。1970年10月4日死於海洛因過量。​

肯·克西(1935~1990)美國著名小說家,自幼體格強壯,喜好運動,尤擅長摔跤,為此獲獎學金進入俄勒岡大學學習新聞學。1959年到斯坦福大學攻讀寫作學位,自願參加了政府在一所醫院的毒品實驗項目,1963年基於這一體驗出版了長篇小說《飛越瘋人院》而一舉成名。1990年任教於俄勒岡大學,直至去世。他被稱為嬉皮時代的催生者和見證人,是一位嚴肅的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