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高峰“密室”

那天夜裏,熊耳在新宿附近的廉價旅館裏住了一夜,第二天去找頭盔的制造廠家。那家工廠位於墨田區的盡頭。他在雜亂排列的城市工廠群中邊走邊找,最後終於在荒川河邊找到了那家工廠。他馬上請人去叫廠長。

熊耳事先已從大町警察署打電話告知了談話的內容。廠長作為有名的頭盔制造廠商,聽說也許事關謀殺案,馬上就極為熱情地表示,就是為了廠方和產品的名譽,也要認真地進行實驗。

委托進行的實驗內容,不僅有頭盔承受撞擊的耐力,還包括“帽體受到造成戴用者頭部致命內傷的撞擊時,對頭盔內部附加部分以及勒帶等纖維材料有何影響”,這好象使廠長感到十分滿意。

後面的實驗內容是熊耳的一種計策。他擔心只提出進行頭盔承受撞擊的耐力實驗,對方會一口回絕,於是絞盡腦汁想出了這項內容。

要測定內部附加部分所受的影響,就必然要進行承受撞擊耐力的實驗,這樣,熊耳的計策就成功了。因為實驗的結果必須等一星期後才能出來,熊耳決定改日再來拜訪。他暫時回大町鎮了。

一星期後,廠家通知說實驗結果已經出來。那時正是夏季發生遇難最多的時期,但署長對熊耳的匯報很感興趣,積極地批準了他的請求。上次熊耳是自費,而這次是出公差。

“假如如你所見,是件謀殺案的話,那可立了大功。你一定要徹底查清楚。”

署長十分興奮地說。

熊耳到工廠時,廠長已經準備好了資料等在那裏。

“讓您久等了,結果出來啦。”

“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

“哪裏哪裏,這是我們廠方當然應該做的。我們趁這個好機會,把廠裏的產品整個檢驗了一遍。要對登山者的生命安全負責嘛。多虧您的關照,我們還發現了幾個必須加以改進之處,倒是我們廠方應該感謝您呢。”

廠長的話決不是社交辭令。一般的制造廠商都不願意進行這種實驗。如果實驗的結果出了次品,不僅必須收回不負責任地拋到市場上去的次品,而且信用也一落千丈。

廠方這麽痛快地接受了熊耳的要求,並把無關的其它產品也進行了檢驗,說明熊耳的計策十分成功,同時也顯示了有名的老廠可貴的向前看姿態。也許這些老廠正是由於這種姿態,才能確立並保持自己的信用。

“實驗分為防護範圍、帽體材料性能、帽體形狀、泡沫苯乙烯襯墊、頭部兩側的海綿墊、勒帶、頭墊、戴用的安全性等九個項目。您委托我們進行實驗的產品,是登山頭盔C—742型,愛稱‘沖天帽’。”

隨後,廠長鄭重地向熊耳說明了記載著實驗數據的材料。

根據他的說明,加在頭盔上的撞擊力,首先作用於帽體,接著經過隔網、襯墊等緩沖裝置,從頭皮傳至頭蓋骨,並在極短的時間內波及腦髓。根據帽體及內部緩沖裝置吸收和減小撞擊力的作用如何,以及是否減輕了頭部所受的打擊,就能測定頭盔的防護能力。

頭盔是依靠帽體的凹陷、歪扭、破碎,內部緩沖裝置的破碎,以及勒帶和其它纖維質物品的松弛、截斷等,起到吸收和減小撞擊力的作用的。

要吸收和減小撞擊力,重要的是使力量分散,並延緩其到達頭部的時間。尤其是突然加於頭部的加速度,會損傷腦髓深處,因此阻止其迅速到達頭部,就成了關鍵問題。

考慮到上述情況,他們把要檢驗的頭盔戴在人頭模型上,這樣實驗裝置就可以測出達到腦髄部分的沖擊加速度,

“沖天帽的材料使用了玻璃纖維,而且我廠又進行了強化處理,因此耐撞擊性能極佳。另外,在耐熱性能方面,這種材料也比遇熱就化的單純塑膠材料優越得多。從這點來看,這是最理想的帽體材料。我們還在內部裝了隔網和泡沫苯乙烯襯墊,在頭側包了一圈海綿墊,以便能經受很大打擊。別家產品還沒有這麽高的防護效果呢!”廠長自豪地挺起了胸。

耐撞擊實驗是以下述方式進行的:把重量五公斤的鐵錘,從各種不同的高度,落到人頭模型戴著的沖天帽上。

物體落到人頭上時,勢能為三百焦耳時會發生骨折,七百焦耳就會出現血腫。因此,人體頭部能承受的撞擊力,是在三百焦耳以下。依照這種耐撞擊能力進行實驗的結果,沖天帽的防護能力可以承受從十五點三米的高度落下的鐵錘。這時,進行實驗的頭盔出現了比熊耳拿來的“樣品”還要小的裂痕,內部也受到損傷,隔網的吊繩斷了兩處。進一步加強撞擊力進行實驗的結果,用同一鐵錘從十六點三米的高度落下時,帽體以及內部裝置產生了幾乎同樣的損壞。也就是說,這兩次實驗的樣品都受到了超過本身防護能力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