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一九八x年 夏·白馬嶽大雪溪(第3/4頁)

到山莊之前有村挫傷了腳,沒決定是完成計劃還是下山,所以去向一欄就那樣空下來了。

“給您添麻煩了,實在對不起。”中富向小林道歉,敘述了自己與有村在山上分手前後的事。

“原來如此。因為腳扭傷所以分手了。怪不得我們找不到你。你曾跟有村東京的房東聯系過是吧!”

“實在對不起。我不知道已發生了慘事,還悠哉遊哉地一直跑到針木。”

“讓在山上受傷的朋友一個人走這是違背登山規則的,不過,事情已經過去了,現在責備你也於事無補。你就是為了告訴我們你是同行者才來的吧?”

小林又用探詢的目光看著中富,中富於是把自己的猜疑和盤托出。本以為會被付之一笑,但小林未插一句話一直聽到最後。聽完後接著沉默著,似在琢磨著中富講的內容。

“您認為怎麽樣?也許我這是外行人不值一聽的意見,但我就是不能相信有村君是被落石打死的。我這麽說決不是為了推卸責任。”中富委婉地催促默默無語的小林拿出看法。

“你的話有一定道理。”小林終於開口了。

“就是說完全有可能是被殺的,對嗎?”

“現在倒沒有什麽確鑿的證據,但像栗田先生那樣對白馬嶽了如指掌的登山高手在山上被落石擊中,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落石也有可能是人為的。”

“人為的……就是說有人故意讓巖石落下去砸栗田先生?”

“是故意還是不小心這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有人不小心弄下塊石頭擊中了栗田先生和有村君,由於害怕逃掉了。或者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弄掉的石頭砸死了兩個人,這種可能也不是完全不存在。”

“根據報道,兩具屍體的位置相距有30米左右,一次落下的石頭砸死的二個人會距離這麽遠嗎?”

“對此我也有疑問。有沒有可能其中一具屍體滾落到下方去了呢?現場是個大斜坡。”

“那兒有人滾落留下的痕跡嗎?”

“這個……倒沒清楚看到。”

雪溪上邊如同被茶匙剜下一塊一樣。旺季時,人的腳印踩出黑黑的道子。有上下兩條路線,下來的路線主要是卸貨用的制動滑道。

另外,雪溪那兒雪硬梆梆的冰一樣。搞不好摔一跤可以一直滑到下面去。但雪很硬,所以不會有明顯的滑落的痕跡。

“找到擊中二人的落石了嗎?”

“在現場附近搜尋了一下,但那裏石頭到處都是,到底是哪塊實在找不到。”

“那光憑這些也不能斷定是落石致死的。”

“沒有斷定。不過在那裏,除了由於落石以外想不到其他致死原因。”

“不是想不到,而是沒有想吧。”

“真是咄咄逼人啊。不過的確如你說的那樣,沒有人像你這麽想。即便不相信栗田先生這樣的人會被落石擊中,但考慮到高手也會有失手的時候,所以對屍體只按一般事故處理了。”小林並沒生氣。

“也沒有進行解剖吧?”

“沒有,判斷是事故致死,屍體便交給了死者家屬。”

“如果考慮周到些進行一下解剖,或許會檢查出點什麽。至少可以知道確實是被落石擊中致死的,還是被冰鎬、棍棒或者是用石頭打死的,總會有些差別吧。”

“也許會查出些什麽,不過已是馬後炮了。屍體現在已化成灰了。”

“隊長先生對此就沒有一點懷疑嗎?”

“至今為止參加過很多次遇難救助工作,沒遇到被殺的情況。總覺得在山上不會發生這種事,這種觀念已根深蒂固。我們的工作必須基於對登山者的愛心及信任上。即便有一絲懷疑,也馬上被自己給否了。”

“就是說隊長先生也懷疑過。”面對中富的提問,小林表情模糊,沒有回答。

3

見過小林之後,中富來到有村遇難的地點。上山路與大雪溪下山路的叉口在白雲山莊稍下邊一點,村營山嶽飯店的旁邊。叉口設有路標。幾天前他曾站在這裏,擔心地目送瘸腿的好友漸漸走遠。

事情就發生在那以後。如果當初跟他一起走,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現在怎麽後悔自責,好友也不會活過來了。山跑不掉,朋友的生命卻已遠逝。

有村的屍體是在四合雪溪的枝谷合流處附近發現的,亂石到處都是。人們夏天朝著根深平徑直往上爬,秋天則斜向石草方向。兩條路在根深平巖室前合為一條。有村的腳就是在根深平踩到浮石扭傷的。

栗田的屍體是在緊挨根深平的一道裂縫處附近發現的。站在現場,會發現兩具屍體所在地點相距不止30米,而是足有50米。相距這麽遠的兩個人會被一次落石擊中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這裏雖是很陡的斜坡,但就算從發現栗田的那個地點朝下滑落,路線也不對,不可能滾落到有村遺體被發現的那個位置。所以就算倆人是被落石擊中的,那也一定是兩次落石。兩次落石同時發生;一前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