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埃勒裏又一席話(第5/7頁)

“但是,當我在第四起謀殺案的調查中得知,安德魯加·特維爾是個解圍之神[2],於是所有動機就清清楚楚了。在第一次謀殺——殺害克羅薩克——時,他不得不砍去克羅薩克的頭,以阻止別人確認屍體的身份,並讓人們第一印象接受那屍體是範的、後來同一具屍體是克林的這種想法。然而,僅僅砍去頭顱會帶來懷疑和災難,任何調查者都可能轉上正確的軌道。所以範虛構了那傑出的、客觀上非理性的瘋狂T字概念——形形色色沒有密切關系的T字形狀。這些詭計將整件事情搞得亂七八糟,這使他確信沒有人會捕捉到失蹤頭顱的真正意義,也當然讓第一次和最後一次屍體確認產生錯誤。

“一旦開始,他自然不得不繼續制造噩夢般T字這一異常行為。他必須砍去布雷德的頭和梅加拉的頭,來繼續維持克羅薩克憎惡T字的解釋。當然啦,在最後一次謀殺中,砍頭又具有真正的用途。這是一個在心理上和執行上極其聰明的陰謀。”

“關於最後一次謀殺,”艾薩姆倒抽了口冷氣說,“呃——那只是想象呢,還是真的進簡陋小屋的一排腳印比出簡陋小屋的一排腳印深?”

“好極了,艾薩姆先生!”埃勒裏叫道,“我很高興你把它提出來,這是一個好觀點,也是案件重演中的首要確證。正如你說的,我注意到兇手進簡陋小屋的腳印比離開簡陋小屋的腳印深。需要解釋嗎?一個足夠簡單的邏輯三段論。為什麽在同樣的地上同一個人的腳印在一種情況下比另一種情況下深呢?因為在一種情況下兇手背著什麽重物,在另一種情況下他沒有——唯一能解釋同一個人在約莫同一時間段內重量上產生奇異差別的論證,極為吻合條件。我知道克林的屍體是我們所發現的最後一具屍體。範把克林藏在了哪兒?不在簡陋小屋裏,那麽必定在附近什麽地方。魯登治安官曾經說過,西弗吉尼亞山裏布滿天然洞穴,而範自己有一回就說過,他在一次尋找巖洞的小探險中發現了那被拋棄的簡陋小屋!(很可能他把這想法記在了心裏!)於是範走到那個把克林關了幾個月的巖洞,把他拖出來,背他走進簡陋小屋。範離開簡陋小屋去帶克林,但在他背克林回來之前,雨就停了;雨應該沖走了他出去的腳印,但留下了他回來的腳印。所以他在背克林進簡陋小屋時,留下了那些深腳印;在他謀殺之後最後一次離開簡陋小屋時,留下了那些淺腳印。”

“為什麽他不讓克林自己走進去?”艾薩姆問。

“顯然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想留下一個跛腿男人克羅薩克的蹤跡。通過背克林和跛著腿走路,他達到了既讓受害者進屋而又弄得像克羅薩克走進了小屋這雙重目的。通過跛著腿離開,他制造了克羅薩克逃跑的假象。他只犯了一個錯誤:他忘記背負重物在軟土上行走會讓腳印變深。”

“我這笨腦瓜就是想不通,”教授嘟囔道,“這人必定是個天才。這些計劃要是沒點頭腦還真不行。”

“範就能做到,”埃勒裏冷淡地說,“他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經過多年策劃,又極其聰明。比如說,範始終面臨這個問題:他必須把事情巧為安排,讓其實是他必須做的事,變成像克羅薩克帶著合理理由去做的。舉例來說,那個煙鬥,染上血跡的地毯被掉轉方向,故意留下布雷德的紙條。我已對你們說過,克羅薩克要推遲我們發現真正的犯罪現場的時間,原因在於他希望在梅加拉到達現場時才讓它被發現,這樣看起來梅加拉好像是會帶克羅薩克找到範,因為克羅薩克可以從紙條上推測範仍然活著。

“但範站在克羅薩克的立場給我們提供這種巧妙的原因時,作為真正的兇手,他有更迫切的原因需要拖延時間。如果警察立即搜查書房,他們會早在梅加拉回來前就發現布雷德的紙條,它無疑是由範本人暗示給布雷德的,那麽他們會立即知道範仍然活著。如果範在行動中產生任何疏忽,引起警察懷疑老皮特就是範,那他的隱匿身份就變得岌岌可危了。假如梅加拉永不回來,在什麽地方死在了船上,那就沒人能活著向警方證實老皮特或者說範實際是布雷德和梅加拉的弟弟這一事實。通過拖延,他保證了這個兄弟身份恰好在梅加拉回來之時才被確認。如果光有些未經證實的話,他可能會受到懷疑,但有了梅加拉跟他每句陳述相互印證,就讓他看起來像個無辜的人了。

“但究竟為什麽他要在現場重新現身呢?哦,到這裏為止,我們看到他通過復雜安排拖延到梅加拉回來的真正目的。通過事先謀劃,設計布雷德留下紙條,從而構成了事件的整個環節,最終安德魯·範作為特維爾家一個可信任的弟弟回到現場,拿到了他能繼承的遺產。我這樣說的意思是:範本可讓警察相信自己實際上在第一次罪案中已經被殺害了,因而以後仍然能一直是法定死亡狀態,在此期間,他可以暗中假冒克羅薩克繼續進行殺害他兩位哥哥的陰謀。但如果他維持法定死亡的狀態,又怎麽去拿布雷德在遺囑中留給他的錢呢?所以,他必須活著回來,並且是在梅加拉能證實範是其弟弟這一事實的時候。這樣,他安安穩穩拿到應得的五千美元。順便說一句,他的克制是值得稱贊的。你們記得梅加拉被他這位一直‘心驚膽戰’的兄弟的困境和他自己的良心感動,於是多給了範另外五千美元,卻被拒絕了這件事嗎?範說只要屬於他的……是的,一個聰明的無賴,他知道拒絕會強化自己精心制造的隱士性格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