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午時經(第3/6頁)

“興許魔鬼知道。”烏貝爾蒂諾在胸前畫了個十字,眾人都效仿他。

“興許魔鬼知道。”烏戈帶著一絲冷笑認同說,“總之,另一位國王繼位了,在位十八個月就死了。他的繼承者剛生下來幾天也死了,替他攝政的兄長登上了王位……”

“正是這位腓力五世,他還在普瓦捷當公爵的時候,就曾把從卡龐特拉出逃的紅衣主教們都集中在一起。”米凱萊說道。

“的確如此,”烏戈繼續說道,“當時的腓力公爵把紅衣主教們交給在聖多明我修道院舉行的裏昂選舉教皇的秘密會議,承諾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不會把他們當俘虜對待。但是,那些紅衣主教被他掌控之後,他不僅拘禁了他們(這是慣用的手法),還逐日減少食物的供應,直到他們作出決定。他向每個人作出承諾,誰想要登上教皇的寶座他都支持。而當他登上了國王的寶座之後,那些被囚禁了兩年的紅衣主教們都已身心疲憊,饑餓難忍,生怕要在那裏待一輩子,就接受了他提出的一切條件,讓那個已年過七旬的矮子登上聖彼得的寶座……”

“確實是個矮子,”烏貝爾蒂諾笑道,“一副癆病鬼的樣子,但他比人們想象的要粗壯和狡黠!”

“一個鞋匠的兒子。”使團的一個成員嘟囔說。

“基督是木匠的兒子!”烏貝爾蒂諾訓斥他道,“這不是主要的。他是個有學問的人,在蒙彼利埃學過法律,在巴黎學過醫,他善交朋友,他在適當的時機,用最得體的方式,贏得主教的席位,繼而獲得紅衣主教的頭銜。在為那不勒斯的智者羅伯特[3]擔任顧問時,他的敏銳令許多人瞠目結舌。他在阿維尼翁任主教時,向美男子腓力提出的摧毀聖殿騎士團的建議都是正確的(我說的正確,是指他那慘淡的業績)。選舉之後,他躲過了紅衣主教們對他的謀殺……不過,我不是想說這個,我是說他慣於背棄誓言,也並不因發假誓而受到譴責。為了當選教皇,他答應過紅衣主教奧爾西尼把教廷遷回羅馬,等他當選之後,又在行祭禮時向奧爾西尼發誓說,如果他不兌現諾言,就決不再騎馬或騎騾子了。而後來那只老狐狸都幹了些什麽,是眾人皆知的。他在裏昂加冕之後(這違反國王的意願,國王想讓他在阿維尼翁行加冕禮),就乘船從裏昂抵達阿維尼翁!”

修士們都笑了。教皇是個發假誓的人,不過,不能否認他有歪才。

“他是個沒有廉恥的人,”威廉說道,“他並不極力掩飾他的心術不正,烏戈沒有說嗎?烏貝爾蒂諾,你不是也跟我講過他抵達阿維尼翁那天對奧爾西尼說的話嗎?”

“當然,”烏貝爾蒂諾說道,“他對奧爾西尼說,法國的天空那麽晴朗,為什麽他非得踏上羅馬這樣一個滿目瘡痍的城市的土地呢?他還說,教皇就像當年的彼得一樣,擁有組織和解散的權力。他現在就行使這權力,決定留在他原來的所在地,他在那裏很好。而當奧爾西尼設法提醒他有義務生活在梵蒂岡山頭上時,他硬是要奧爾西尼服從,從而終止了討論。但是有關誓言的故事並沒有完結。從船上下來後,依照慣例,他應該騎上一匹白馬,由騎黑馬的紅衣主教跟隨,但他不這樣,而是徒步走到主教的府邸。他後來是否真的再也沒騎過馬,就不得而知了。米凱萊,你能指望這樣的人信守對你的承諾嗎?”

米凱萊久久沉默不語,後來他說:“我可以理解教皇想留在阿維尼翁的意願,對此,我不爭辯。但是對我們守貧的願望,以及對基督做出的楷模的解釋不能提出異議。”

“米凱萊,你別太天真了,”威廉發表意見,“與你我的意願相比,他的意圖顯得多麽險惡啊。你應該認識到,幾個世紀以來,在登上教皇寶座的人之中,他是最貪婪的。我們的烏貝爾蒂諾一度譴責過的巴比倫大淫婦,像貴國那位但丁曾經抨擊過的那些貪腐的教皇們,與約翰二十二世比起來,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馴服的羔羊而已。他是個竊賊,一個放高利貸的猶太人,在阿維尼翁進行的交易比在佛羅倫薩的要多得多!我知道約翰跟克雷芒的侄子貝特朗·德·高特的卑鄙交易,他就是在卡龐特拉施行大屠殺的主謀(在那場大屠殺中,紅衣主教們身上的珠寶都被他們掠走了):貝特朗還偷竊他叔父的財寶,那可不是小數目,這都沒有逃過約翰的眼睛(在《致尊敬的》中,約翰精確地列出清單,有錢幣、金銀器皿、書籍、地毯、寶石、裝飾品……)。不過他對貝特朗在卡龐特拉大屠殺中所掠奪的一百五十萬金幣卻佯裝不知,他只是追問貝特朗,讓他承認從他叔父那裏要來另外三萬金幣,是一種‘慈善之舉’,是用於宗教改革的。最後決定一半金幣留給貝特朗用來實行宗教改革,另一半交給教廷。然而,貝特朗從來沒有做過任何改革,而教皇也沒有見到一個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