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千鶴井家的崩潰(第3/5頁)

“當高木君發現這張紙片上的指紋,和你留在旅館的威士忌酒杯上的指紋一樣的時候,不禁為之愕然。而且,更使他感到意外的是紙片上還有賢吉的指紋。

“在你的手記裏,把高木君描寫得簡直象是一個大笨蛋。我看這需要修改一下。人無完人,—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能犯錯誤。就說你吧,耍不是你自己把你的行動逐一地記錄下來的話,恐怕這一案件的偵破也不會如此順利。

“然而,可能是你在大岡病院的行動使他受到了感動。另外,他可能對你犯罪的動機有些了解,並抱有同情。他不忍心親手把自己的摯友交給警察。高木君只對我一個人談了你的詳情,委托我對你酌情處理。

“高木君說了句‘我將忘卻一切’,就和這一案件斷絕了關系。柳君,你應該感謝高水君。即使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友情仍然放射著絢麗的光茫。

“他交給你的速記文字,不是原件,是另寫的,他還叮囑我觀察你的反應。可是,你沒注意真偽的問題。速記文不是文字,而是圖畫。鑒定速記文字筆跡的真假,對專家來說都很困準,這反而意味著容易模仿。

“你雖然沒有注意到紙片的真偽,但你不能不考慮到高木君可能對我或警察談起這件事。因為你怕檢查出賢吉的指紋,所以你決心把高木君交給你的那張紙片燒掉,再重新制作一張新的紙片。現在讓我們再回到你的手記上來。你是這樣寫的:'我又去鄰室的書房裏取出夾著高木彬光存放在我這裏的那張紙片的紙夾子,做了最後的準備,就走出了書房,’在這裏你也決沒有說謊,但是‘最後的準備’意味著什麽呢?這點你也巧妙地省略了。

“但這又是你致命的失敗。你住抹殺了不能有的東西的同時,也失去了不能沒有的東西。賢吉的指紋,不能叫別人發現。因為這張紙片是你從高木君手裏接過來的,上邊當然有你的指紋。然而,那張紙片上為什麽檢查不出交給你紙片的高木君的指紋呢?這充分說明是你制作的第三張紙片。

“高本君偽造的那張速記文字紙片是沒有了。可是用高木君交給我的第一張速記文字紙片和你交給我的第三張速記文字紙片作證據,我就可以將你作為千鶴井家謀殺事件的真正兇手對你進行起訴。”

我的話至此結束了。柳君的雙目早已熱淚盈眶。我站起身來用疲勞的雙眼悠鬧地眺望著海上的白浪。

片劃之後,我又坐了下來繼續說道:

“柳君,我是對你抱有善意進行工作的,這你也明白吧?我今天不是作為檢察官,而是作為私人石狩弘之前來造訪的。我沒有做過以法徇私的錯事,但這次我只能打破這個戒律了。

“你犯罪的動機打動了我的心。你的手記裏的想隱瞞也隱瞞不住的對麟太郎的憎惡和對緋紗子的愛憐,實在是淒惻動人。你說給我聽聽吧。你的動機大概是為了報仇吧?”

他的眼裏閃耀著晶瑩的淚花。

“是的,石狩先生,你說對了。我是在對法律無法懲罰的那種罪行進行報仇。”

“他們也許能夠逃越了人間的法律制裁,但終於沒有能夠逃避上天的制裁。你在不知不覺之間代行了天意。我想問問那首《貝笛》詩的作者是誰,那首詩是你作的吧?”

“是的,是我從中國托朋友將那首詩帶給緋紗子的。我在戰爭期間得知千鶴井壯一郎先生的死因,不禁感到愕然。同時對香代子夫人被送進精神病院的理由,也產生了懷疑。

這是一種可怕的想象。我咬牙切齒地想,要真是那樣的話,我就要……我在夢境裏出現過幾次報仇的幻想。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成了我的夙願。我於是寫了一首隱藏著報仇力法的隱詩送給了緋紗子。”

“不過,那首詩同時也象征著你和緋紗子之間的相思的關系吧?緋紗子小姐的秘密當時你知道嗎?”

“知道,她當時在沒有任何性知識的情況下被麟太郎奸汙了。就那麽一次,竟然造成了那麽嚴重的後果,這是連我也沒有料到的。”

“是這樣啊,果然沒出我所料。後來,當你回到千鶴井家看到緋紗子發瘋的情況以後,就爆發了激憤和復仇的念頭.是這樣吧?”

“是這樣。對千鶴井家人們的憤怒,已經超過了我能夠忍耐的限度。我要為壯一郎先生、香代子夫人和緋紗子小姐報仇。我本打算用他們殺害先生的同樣的方法殺死他們三個人並嫁禍於麟太郎,同時把夫人從精神病院裏救出來。我想,一個自己不動手而惜別人的手殺人、把精神正常的人送進精神病院監禁達十年之久、又使一個天真的少女發瘋的罪犯,最後受到應有的懲罰,是理所當然的。”

“是呀。你的心情我不是不理解。你的論點很可怕,但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