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羅生門(上)(第3/10頁)

“千行用了‘官商勾結’這個貶義詞哦!一般來說,官方語言叫作‘優化組合’,或者‘政府搭台,經濟唱戲’。我對父親一直保持著尊重和敬佩,所以不會贊同你使用那樣的詞匯。”

“抱歉,失禮了。”

“不過,對於與建築業相關的傳統企業來說,大體就是千行說的那個意思,實質上就是一個‘資源和財富的洗牌過程’,其根本,靠的是強權的支撐,類似於一百年前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跑馬圈地’。”榮俊赫並沒有表現出怪罪的語氣,聽起來倒是頗有幾分贊許的意味。

“嗯。那麽,俊赫哥要開辟的,是新大陸。很佩服你們的開拓精神和創業成就,有時間一定要跟你討教有關商業經營方面的知識。”

“成就還談不上,討教也不敢當。創造全新的企業,是我和員工共同的理想。不過,千行要是在這方面願意和我交流的話,我非常高興。”榮俊赫謙虛道。

“那太好了,一定。不過,遺囑公布之後,是否意味著您的兩家企業一定會改制,因為無論您是否最終成為家督,權力、金錢和情勢都會產生變化,勢必導致您無法再保持現狀呢?”

“變化是一定有的,而且肯定不小。不過,現在還不知道結果,我想也不必杞人憂天。還是等這個變化來了再做調整,比較妥當。老話不是這樣說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順應自然最好。”

“怎麽?俊赫還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嗎?”安力為問道。

“沒有。還不知道未來要面對什麽,盲目準備只會浪費資源。”

千行冷不丁問道:“聽說玲瓏屋的設計和建造,都是由林念祖負責的,對吧?”

“是的。設計圖是念祖親自做的,工人也是由他找來的。那段時間,念祖真的很辛苦,白天要應付公司裏的繁忙事務,晚上還要到府內來監工,有時候甚至親自上陣。可以這麽說,玲瓏屋的建造是在他的嚴格監督下完成的。”

“怎麽?林念祖還親自參與工人做的事嗎?”

“是的。可能是出於精益求精的責任感,擔心工人對他的設計落實不到位吧,他經常爬上屋頂去和工人們一起幹活,即使我們看到後想上前幫忙,他也總是笑著說不用。”

“他還真是身體力行呢!”

“是啊!為此,父親經常會在別人面前對他大加贊揚。他在平常的工作裏也是這個習慣,事必躬親,或許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贏得了員工們的擁護吧!有的時候,我反而覺得員工們對於父親,敬畏多於愛戴。”

“比起林念祖,令尊更缺乏親和力吧!”

“恐怕是這樣。”

最後,安力為將記事本翻到有關五個節點的記錄內容,詢問榮俊赫在各個時間點上的行動情況與有關證明。

根據榮俊赫的回憶與敘述,安力為在記事本上一一標注了刪除和疑問的記號。

葉淑嫻失蹤當晚,因為必須準備公司來年推出的全新網絡商務平台,從傍晚六點開始,一直到第二天淩晨一點,榮俊赫一直在公司會議室裏,與八個業務骨幹一起討論方案。與會者還有省商務廳的陸處,以及從北京專程趕來的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中的一名特派官員。葉淑嫻的失蹤是在晚上十點二十瞬間發生的,根據目擊證人的證詞匯總,前後不超過兩分鐘。可見榮俊赫在這晚的不在場證明毫無異議。

榮府的第四次亡靈再現事件,榮俊赫自始至終都和安力為在一起,一刻都沒有離開過,因此無須核對。

葉淑嫻在皇冠大廈被人推落致死的早晨,榮家所有人都處在夢鄉之中,榮俊赫也不例外。

對於“獨自睡覺”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十分過硬的不在場證明是不會有的,榮家的其他人也同樣不會有。倘若有誰跳出來,說自己連睡覺都有紮實的不在場證明,那倒是挺值得警方去懷疑了。許多所謂著名偵探小說中,為了增強故事的邏輯性,而忽略或寧願選擇舍棄其情節的真實性,往往生硬而牽強地強調某人在獨自睡覺時還擁有不在場證明。對此,安力為和千行一樣是嗤之以鼻的。

同理,在呂光復斬首一案中,除了在南大門口有一個叫小木的男保鏢做守夜人,以及尚未睡覺的榮俊旭之外,榮府上下其余的人,都處於深度睡眠之中。

最後,榮應泰在玲瓏屋遇害的時間是在下午一點半到兩點之間,而那天的十二點半到五點,榮俊赫是在湖心亭接受安力為的詢問,並一起分析案情。兩人足足談了一下午。那麽,和第四次亡靈再現事件一樣,榮俊赫的不在場證明人,就是安力為自己。

不過,出於謹慎起見,安力為還是請他仔細回憶了他當天的全部行動。

榮俊赫當天的行動是這樣的。早上七點起床,八點開車出門,八點三十五到達辦公室,十二點四十從辦公室出來,十二點五十到達湖心亭,十二點五十到下午五點接受警方詢問,分手後,五點半到家,五點四十與周燾一起撞開了玲瓏屋的門並發現屍體,六點十分給安力為打電話報警,之後的行動就全在警方的監控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