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這回誰都沒有死(第3/7頁)

總而言之,“歷任的兇手們”都和琉奈姐姐的思路相同,然後都做了同樣的偽裝——除了舞姐姐以外。

總算是親眼看到近似於真相的事情了。我感到疲憊不堪。原來外公不是被人殺死的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結論應該是這樣的。

我仔細想了想,至今為止,外公的屍體確實沒有接受過司法解剖,一次也沒有過。因此每次呈現在我面前的,總是這種乍看之下像是殺人事件的現場。

警方推斷的死亡時間大概是什麽時候?死因是什麽?在警方公布科學搜查的結論之前,“時空反復陷阱”總是通過“重置”讓外公一次又一次地起死回生。

雖然我也不是太清楚,但我想,外公的真正死因多半是腦溢血吧。導致腦溢血的原因就是酒,大量的酒精縮短了外公的壽命——我也只能這樣推斷了。

可是,在“最初的循環”裏,為什麽外公喝完酒卻安然無恙呢?從“第二個循環”開始,為什麽外公在喝完酒後就一命嗚呼了呢?

這麽說的話,問題應該在外公喝下的酒的“數量”上面。在“最初的循環”裏面,我也喝了不少酒。雖然沒法精確地衡量,但那一瓶一升的酒,我和外公應該一人喝了一半。雖然無法給出詳細的科學解釋,但總而言之,外公只喝半瓶的話,就不會丟掉性命;但如果喝下一整瓶酒的話,外公的身體就會承受不住。現在我也只能這麽解釋了。

不過,整個事件的大前提並沒有錯——因為我沒有陪外公喝酒,所以外公才會丟了性命。唯一不同的是,外公並不是被人所殺,而是因為一個人自斟自飲,飲酒過量,才導致了猝死。

外公並不是死於殺人事件,但那些發現人卻無一例外地將這件事偽裝成他殺。所以,事態才會呈現出如此錯綜復雜的局面。而他們會這麽做,是因為外公猝死的時候——換句話說,這個時候外公還沒有立下新的遺囑——去年的遺囑仍然具有法律效力。這意味著,屆時,友理小姐會正式成為EDGE-UP餐飲連鎖集團的繼承人,會將包括公司經營權、淵上家財產在內的一切都據為己有。而作為親戚的“歷任兇手們”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種情況正是他們所擔心的。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在“第二個循環”裏,也就是第一次發現外公屍體的時候,當時的琉奈姐姐曾經氣勢洶洶地將撲向外公的葉流名三姨攔住——“在警察來之前,必須得保護好現場!”

那麽盡心盡力地“保護現場”的行為,對於一個“兇手”來說,是十分不可思議的。現在回想起來,琉奈姐姐之所以那麽做,其實是出於一種“無論如何也要把現場偽裝成殺人事件”的執著吧。要是其他人一個不小心,碰到了花瓶,把友理小姐的指紋弄沒了,她們可就前功盡棄了。

先是琉奈姐姐和富士高哥哥這對情侶,然後是世史夫哥哥、媽媽,還有槌矢先生,這些人都抱著一個同樣的念頭,那就是把外公的死偽裝成殺人事件或者故意傷害事件,並嫁禍給友理小姐,從而剝奪她的繼承權。我忽然想到,這些“兇手”其實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都從琉奈姐姐那裏聽說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外公還沒有寫遺囑。

只有舞姐姐是個例外,她選擇的嫁禍對象不是友理小姐,而是琉奈姐姐。琉奈姐姐那只被留在現場的耳環就是明證。舞姐姐之所以這麽做,是為了報復自己的妹妹,因為她把自己心愛的男人奪走了。或者——雖然這種想象有些讓人不快——只有舞姐姐的那次才是真正的殺人事件。

這種情況還是有可能的。在失戀的打擊之下,精神已經變得不太正常的舞姐姐又被外公無心的話刺痛了自卑情結——雖然這只是一個我之前提出來的、含糊不清的假說,但事實很有可能就是這樣的。舞姐姐一時沖動,在犯下罪行之後,她發現自己正拿著妹妹的耳環,於是便決定利用這個來嫁禍給她——當然了,這一切全都被“重置”,並被封印在了“歷史的另外一面”,所以也就無關緊要了。

“聽起來真是一個妙計啊。”無論琉奈姐姐怎麽催促,富士高哥哥依然磨磨蹭蹭地不肯去拿花瓶。琉奈姐姐見狀,不禁火冒三丈。我見她準備親自去拿,便趕忙把她叫住。

盡管有“重置”這個功能,但無論如何,我也不能坐視外公的屍體被人糟蹋。

“姐姐,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你好像忘了。如果我要向警察說出實情的話,你打算怎麽辦呢?”

“哎?小,小Q,你真是的,你!”看來琉奈姐姐總算是把“我也在場”這档事想起來了。我看著她狼狽不堪的樣子,心想,琉奈姐姐的心機也不怎麽深嘛。“難,難道你不想幫我們嗎?難道說,你真的不想幫我們嗎?真的是這樣嗎?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