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4/30頁)

盛大雷翻看宋威當時在班上結業考試的論文,題目為《論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價值》,內容其實在講如何讓中國過去的歷史遺產在經濟社會煥發生機,文中還以二爺山為例,說可以把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旅遊項目相結合,把歷史寶庫與文創基金結合,等等。盛大雷把論文復印了一份,丁海琳把當時和宋威同班的同學的聯系方式復印了一份。

兩人向校外走,路過未名湖畔。博雅塔屹立百年,湖邊的年輕面孔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中午我回趟公大。”盛大雷恨不得趕緊離開北大校園,當年令他“失身”的那個人就曾在這個校園裏名噪一時。

丁海琳點點頭:“我在北大校園轉轉,順便下午挨個給宋威班裏同學打個電話。”

盛大雷並沒有進公大校園,而是和一個人在學校不遠處的“賈三灌湯包”吃了碗羊肉泡饃。

當這個人走進飯店時,盛大雷的眼眶濕潤了。過去這一個多月發生的事情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這些沒有擊垮他,但是見到這個人,盛大雷好像突然又變成了孩子。

“你小子,瘦了啊!”這個人胡嚕了一下盛大雷的腦袋,然後和盛大雷熱烈有力地擁抱。

“宗隊,您也瘦了!”盛大雷嘴中的宗隊就是當年他在公安大學讀書時學員隊的隊長宗翰海。

“你小子跑我們青島老家去喝啤酒了?”宗翰海調侃道。

“喝幾杯?”盛大雷順杆兒爬。

“當然!服務員,二十個羊肉串、六瓶啤酒、兩碗泡饃,牛肉的雙餅,羊肉的單餅!”宗翰海對服務員說完,轉過頭來說,“怎麽樣,可以吧,你來牛肉雙餅?”

“沒問題,宗隊!”盛大雷在宗翰海面前特別乖,僅有的遺憾是這裏只有燕京啤酒,那個南裏樂隊有首歌唱過:“沒有豐富泡沫的燕京……”

“叫我宗老師!”宗翰海笑得特別燦爛,盛大雷如沐旭陽。

“宗老師好!”盛大雷叫“宗隊”順了口,突然改起來還真有點兒不習慣。

“哎!案子辦得怎麽樣?他們現在全指望你呢!”宗翰海充滿了自豪。

“現在不好說。”盛大雷心裏想:“要不是因為您,我才不會接這個案子呢!”

“大雷,你已經不是學生了,做事不是為了老師或誰,你自己認為對,就去做!”宗翰海口氣一轉。

“以前上學的時候,不知道您受了那麽多委屈,為何還要堅持積極工作。現在我自己遇到了類似的經歷……”盛大雷點頭說。

“去面對,別逃避!”宗翰海舉起杯。

“為什麽世界上開始看著好的事情後來都會變糟糕?”盛大雷抿了一口苦澀的啤酒。

“婆婆媽媽!這種話都是以偏概全,自憐自艾!要都是你這種情緒和態度,那沒人能幹好警察了!”宗翰海說著,杯子一碰,仰頭幹了。

宗翰海拿起一個羊肉串道:“劉隊我不認識,但那個夏璋我了解一二,跟你尿不到一個壺裏。”

宗翰海找過夏璋當時在公大讀在職研究生的指導老師,導師對這個學生也沒有多深的印象,評價也是只有六個字——自我感覺良好。

丁海琳在路邊買了一個煎餅馃子,邊吃邊步行前往中關村。如果說邊走邊吃東西不文明的話,那肯定不適用於當過兵的人,更何況是特種兵。

其實丁海琳的老家浙江是沒有煎餅馃子的,但是她心中的他每次在北京吃煎餅馃子時,總會跟她說自己家鄉的煎餅馃子多麽美味。

他不是貪吃的人,但是他是熱愛家鄉的人。他當時吃的是一種鄉情,丁海琳現在吃的是一份回憶與思念。

北京的煎餅馃子和清北的不是一個味道。比較而言,北京的煎餅馃子最多只能算是簡約版,先攤煎餅後放雞蛋,加一片薄脆和一小包生菜葉子,刷點兒醬;清北的煎餅面和雞蛋打在一起,一起攤成餅,然後土豆絲、豆芽、黃瓜絲、豆皮、金針菇、香腸等都可以加進去,可謂內涵豐富。

丁海琳回憶起過去的點滴細節,慢慢向中關村走著。當年她在昌平的女子特警學院讀書,因為管得嚴,難得出來過幾次也沒到過中關村。

她這次去中關村的目的很簡單:宋威那期企業家培訓班的班長是中關村一家企業的CEO,剛才與那人通了電話後,對方非常熱情地邀請她到公司面談。

中關村明代起為太監墳場,因明清時期太監多在此建廟宇和養老的莊園,也因當時人稱太監為“中官”,故稱此地為“中官屯”。新中國成立後選擇這裏建了中國科學院,覺得“中官”二字不好,才改名為“中關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關村已成為中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周圍的清華、北大等高校和中科院等科研機構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