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狄更斯出發後那一個月裏,我仿佛覺得我父親又死了一次。那種感覺還不算太糟。

我史無前例地忙碌。狄更斯不只把《禁止通行》的校對與潤飾工作丟給我,還要我負責整本《一年四季》聖誕特刊的編輯工作。我們的朋友威爾斯因此陷入困窘處境,畢竟他在雜志社向來是狄更斯的副手(也自始至終反對狄更斯的美國行),幸好他天性服從,很快就安於擔任我的副手。隨著11月接近尾聲,我待在雜志社的時間也愈來愈長。另外,狄更斯也拜托我經常去蓋德山莊看看喬吉娜、瑪麗和凱蒂。我發現在那裏修改或創作《月亮寶石》似乎順手得多,加上我弟弟查理也常在那裏,不久後我就暫停扮演威爾基,過起狄更斯的生活。

卡羅琳傾向贊同我的安排,卻表現得不如我預期中的優雅大度,而且經常在我偶爾回到格洛斯特街短暫停留的日子裏跟我吵架。隨著12月腳步接近,我愈來愈少待在格洛斯特街的新家,也愈來愈常住在蓋德山莊或在雜志社辦公室樓上狄更斯的簡樸房間裏用餐及過夜。

那封“平安順利”的電報送到威爾斯手上,再及時轉發給跟母親和家人在佛羅倫薩的愛倫的時候,我正好也在辦公室。狄更斯怎麽會認為愛倫有辦法只身從意大利搭船橫越大西洋前往美國,這點我實在無法想象。這種荒唐念頭再度顯示這段時期的狄更斯徹底迷失在他自己編織的浪漫情網中。不過,事後我倒是意外地從威爾斯口中得知,狄更斯早在出發前就已經猜到那些美國人不會贊成他的隨行人員裏有位單身女性的存在。多爾畢一到美國就發表了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而且用一封簡潔有力的電報表達他對愛倫去美國這件事的看法:“不行!”

早先我跟狄更斯已經建立共識,《禁止通行》改編劇本的上演要安排在阿代爾菲劇院,時間則是愈接近聖誕節愈好,劇中的反派角色歐賓萊澤就由我們共同的朋友費克特擔綱。早在十五年前我就很為費克特的演技折服,1860年他來倫敦演出法國浪漫派作家雨果的劇本《呂布拉斯》時,我才認識他。我們倆一見如故,那次見面後直接省略朋友交往的試探階段,變成往來密切的好友。

費克特在倫敦出生,母親是英國人,父親是德國人,在巴黎成長,如今又選擇回到倫敦定居。他是個充滿魅力又真誠的男人,他送給狄更斯那棟瑞士小屋就是他個性慷慨又沖動的最佳寫照,可惜他的生意頭腦連個孩子都不如。

費克特在倫敦的住家恐怕是唯一一個比我家還隨性的聚會場所。如果我必須趕到戲院赴約之類的,就會把一桌客人丟給卡羅琳招待;費克特則會穿著晨袍和拖鞋出來見客,還讓客人挑選喜歡的葡萄酒,自行帶到餐桌享用。我跟他都酷愛法國料理,曾經兩度考驗法國博大精深的烹飪技術,選定單一食材叫人做出一整套餐點。我記得我們吃過六道菜的馬鈴薯大餐,另一次是八道菜的蛋料理。

身為一名演員,費克特有個毛病,那就是登台前他會嚴重怯場。大家都知道舞台幕布升起以前,他的服裝師都得端著嘔吐盆在後台隨侍在側。

這年11月底到12月初,我急急忙忙撰寫《禁止通行》的舞台劇本,直接把大樣寄給費克特。費克特回信說他“瘋狂愛上了這個故事”,而且立刻跟我一起構思激情場景的點子。費克特會喜歡劇中那個反派角色歐賓萊澤我一點兒都不意外,因為當初我跟狄更斯創造這個人物時,就是以他為範本。

每回我搭火車經過羅切斯特前往蓋德山莊時,總不免想象狄更斯再也不會回來了。以他當時不太樂觀的健康狀態(盡管對外隱瞞)加上美國密集的朗讀行程,這點不無可能。而我取代他的地位非但指日可待,而且已經成真。

《禁止通行》預定12月初隨著《一年四季》聖誕特刊面世,我毫不懷疑這篇小說會帶動搶購熱潮。狄更斯的名氣當然有推波助瀾之效,畢竟這二十年來他的聖誕故事都能吸引大眾爭先恐後購買他先後創辦的兩本雜志。然而,我《白衣女人》的成績也確實比他某些連載小說來得出色,我有信心,預定在1868年出版的《月亮寶石》會更耀眼。我坐在蓋德山莊晚餐桌旁,左手邊是喬吉娜,右邊是我弟弟查理,凱蒂坐在對面,狄更斯其他的孩子也在場,我感覺我已經穩穩當當、輕輕松松又徹徹底底取代了狄更斯,正如喬吉娜取代了凱瑟琳·狄更斯一樣。

至於我《月亮寶石》的資料搜集工作,我為了搜羅有關印度以及印度教、伊斯蘭教儀式的第一手數據,向很多人打聽過,最後找到了這個約翰·威利。他在印度擔任文官期間,曾經在西北部的卡提阿瓦省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