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網捕(第2/7頁)

奧威爾的母親雅思米娜是在貝魯特出生長大的,在結婚前一直都住在那裏,直到嫁給從美國加州索薩利托來的英俊工程師,也就是奧威爾的父親。當時奧威爾的父親在黎巴嫩參與一個工程。新婚後二人很快定居美國,在這裏雅思米娜用英語和阿拉伯語培養教育了自己唯一的孩子奧威爾。

在網絡上可以采用不同的身份登錄的做法,讓這個年輕人發現網絡對極端主義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完美的樂園。在網絡上,人們之間的實際距離並不重要,即使相距十個根號之外都無所謂,因為距離是用毫秒計算的。網絡上人們的身份也許是隱蔽的,他們的想法也很瘋狂,但是在網絡上他們可以找到想法和他們相近的同類人。幾個星期後,奧威爾就發現了在西方智能方面,除了他自己,沒有人從這個便利的方法中獲取實際利益,因為他已經潛入了恐怖主義者最激進的網絡組織中!

2002年剛開始的一個早晨,奧威爾自己開車到華盛頓去,他的破車後備廂裏放著整整四大盒子的文件資料。到了中央情報局的總部,他詢問誰是負責極端恐怖主義問題的頭兒,說他有很重要的情報。在他手裏是長達十頁的發現摘要。接見他的低級官員讓他等了兩個小時,根本不屑於看他的摘要報告。最後他終於讀完了的時候,這位官員非常迷惑,叫來了他的上司。幾分鐘後,來了四個人,把奧威爾按到地板上,剝光了他的衣服,然後把他拽到審訊室。在整個侮辱人格的審訊中,奧威爾心裏竊喜,因為他知道他擊中了他們的軟肋。

在CIA的遭遇顯示了奧威爾巨大的天賦,CIA提供給他一份工作。這時,奧威爾才告訴他們在自己車子裏那四大盒子的秘密(這個秘密導致後來在全美和歐洲有二十三名嫌疑人被捕,而這還只是奧威爾提供的一份免費樣張而已)。如果情報局需要更多情報,他們必須和“網捕”公司合作。

“我必須指出,我們的價格非常合理,”奧威爾說,“現在,我可不可以要回我的內褲?”

四年半後,奧威爾又長了二十磅肉。他的銀行賬戶也和他的體重一樣漲了很多。“網捕”公司現在有十七名全職雇員,他們為西方世界很多政府提供詳細的報告,主要是和國家安全有關的情報。而奧威爾·華生現在已經是一個百萬富翁,但是他又開始感到無聊了。

直到接受了這個新項目。

“網捕”有自己獨特的做事方法。對於所有服務要求,它們都被做成問題形式,而這個項目的最後一個問題是一份附件——關於項目的預算。這個項目來自一個私人公司,不是政府,這也激起了奧威爾的好奇。

誰是安東尼·福勒神父?

奧威爾從接待室舒適的沙發中站起來,活動一下發麻的身子。他把雙手合在一起然後盡量伸向腦後。像凱因這種大工業集團——世界五百強位居第五的企業,他們有情報方面的需求似乎非同一般。特別是他們的要求是對一個在波士頓的普通神父的詳細背景調查,這個就顯得非常奇特。

一個看起來非常普通的波士頓神父,奧威爾糾正自己。

奧威爾正使勁向上伸著胳膊活動筋骨,這時候一個黑發男人走進接待室。他穿著高档西裝,剪裁得很貼身。這個人最多不過三十歲年紀,他看著奧威爾,眼睛在無框眼鏡後面非常嚴肅。他的皮膚有些橘黃色,顯然他是“曬黑床”[1]上的常客。他說話帶著清晰的英國口音。

“華生先生,我是雅各·羅素,是雷蒙德·凱因的執行助理。我們通過電話。”

奧威爾想把伸在半空的手收回來,結果費了點力氣才恢復原樣,他把手遞給羅素。

“羅素先生,我很高興見到你,對不起,我正在……”

“不用解釋。請讓我帶你去你開會的地方。”

他們踏過接待室的地毯,來到走廊盡頭,這裏有一對桃木做的門。

“開會?我以為我是要跟你介紹我的發現。”

“哦,確切地講,華生先生,今天雷蒙德·凱因要親自聽你說。”

奧威爾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有什麽問題嗎?華生先生?你還好吧?”

“好,哦不。我是說,有一個問題,羅素先生。你剛才說的讓我沒想到,你是說,凱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