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第2/5頁)

羅斯林教堂的人口,比蘭登原先估計的要質樸得多。小小的木門上,掛著兩條鉸鏈和一個粗糙的橡木標志,上面寫著:

羅斯林(ROSLIN)

蘭登向索菲解釋說,這種古代拼法,是從這座教堂建於其上的“玫瑰”子午線演化而來的;或者如研究聖杯史的學院派寧願相信的觀點所言,是由“聖母族譜”----即抹大拉的瑪利亞一脈相承的家族譜系演變而來的。

教堂馬上要關門了。然而蘭登推開門,一股熱氣迎面飄來,仿佛是這座古老建築,在漫長的白天行將結束時,發出的一聲疲憊的嘆息。教堂的拱形門上,滿眼都是梅花形的雕飾。

它們是玫瑰,是女神懷孕子宮的標志。

蘭登與索菲走進去,望向那間赫赫有名的禮拜堂的盡頭,將它盡收眼底。盡管他讀過許多關於羅斯林教堂裏引人人勝卻又錯綜復雜的石雕的文章,但親眼所見的感覺,畢竟有很大的不同。

這是象征學研究的天堂,蘭登的一位同事曾做過如是的評價。

教堂各處都雕刻了各種各樣的象征物,其中有基督教的十字、猶太人的星狀物、同濟會的印章、聖殿騎士的十字架、哺乳過宙斯的羊、金字塔、星象符號、各種植物、蔬菜瓜果、五角星形以及玫瑰等等。聖殿騎士們以前都是技術嫻熟的石匠出身,他們在歐洲各地建造聖殿教堂,然而唯有羅斯林教堂被認為是他們贏得人們熱愛與崇敬的頂峰之作。這些能工巧匠精雕細刻,不放過任何一塊石頭。羅斯林教堂是所有宗教信仰的供奉所,是沿循所有傳統的供奉所,尤其是大自然與女神的供奉所。

禮拜堂裏空蕩蕩的,只有幾位遊客,在聆聽一位領著他們作當天最後一遊的年輕人給他們講解。他帶著他們排成一行,沿著地上一條非常有名的路線行走--那是條將禮拜堂內六個主要建築區域連在一塊的無形的小道。一代又一代的遊客,從這些將六個建築區域連起來的直線上走過,而他們留下的數不清的足跡,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六角星形。

這是大衛之星,蘭登心想。這裏面絕不是什麽巧合。這個六角星形,又被稱作所羅門之印,它曾經是耽於幻想的牧師們秘密的象征物,只是後來又被以色列的國王--大衛與所羅門相繼采用過。

雖然已到關門時刻,但那位年輕的導遊,看到蘭登與索菲進來,還是露出了令人愉悅的微笑,並示意他們可以隨便到各處去轉轉。

蘭登點頭表示感謝,然後向禮拜堂的裏頭走去。然而索菲站在門口,仿佛被釘住了,她的臉上,寫滿了迷惑。

“你怎麽啦?”蘭登關切地問。

索菲打量著教堂外面:“我想……我曾經到過這裏。”

蘭登有點驚奇:“可你不是說,羅斯林教堂你甚至連聽都沒聽過?!”

“我是說過的……”她掃視了禮拜堂一眼,似乎有點不敢肯定。“我祖父在我小的時候,肯定帶我來過這裏。我不知道事實是不是這樣。但我覺得它真的非常眼熟。”她將大廳巡視了一遍,然後開始更加肯定地點頭說:“是的。”她指了指禮拜堂的前面,說:“那兩根柱子……我見過。”

蘭登望著禮拜堂遠處兩根經過精雕細刻的柱子。它們上面的白色花紋,仿佛被西邊窗戶裏投射進來的最後一束陽光燃燒起來了,散發出通紅的光芒。那兩根柱子,建造在通常應該是聖壇所處的位置,因此總體上顯得極不和諧。左面的柱子上,雕刻了一些簡單垂直的線條,而右邊的柱子上,澤裝飾了華麗的螺旋型花紋。

此時索菲已經朝那兩根柱子走去,蘭登急忙跟在後面。當他們來到柱子前,索菲半信半疑地點點頭。“是的,我敢肯定我見過這些柱子。”

“我並不懷疑你見過它們。”蘭登說:“但你不一定是在這裏看到的啊。”

索菲轉過身:“你這是什麽意思?”

“這兩根柱子,是歷史上被仿制最多的建築物。它們的仿制品滿世界都能找到。”

“你是說仿造羅斯林教堂?”索菲滿腹狐疑。

“不是,我是指這兩根柱子。你還記得剛才我跟你說的,羅斯林教堂是仿造所羅門神廟的話嗎?這兩根柱子,就是所羅門神廟前兩根柱子的翻版。”蘭登指了指左邊的柱子,說:“那根柱子被稱作波阿斯--又叫石匠之柱,另外一根柱子,被稱作亞欽--或稱作學徒之柱。”他稍停片刻,又說:“實際上,世界各地所有由同濟會建造的廟宇都有兩根這樣的柱子。”

蘭登曾給她解釋過,聖殿騎士們與現代同濟會的秘密組織之間,存在著某種密不可分的歷史聯系。這些秘密組織幾個最基本的等級--石工學徒、石工能手,以及石工大師--都會令人想起早期聖殿騎士的石工生涯。索菲的祖父在最後一首詩裏,就直接提到以高超的雕刻技巧裝扮了羅斯林教堂的石匠大師們。他在詩裏還提到羅斯林教堂的中心頂篷,雕刻了各種各樣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