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序(第2/4頁)

這位才華橫溢的文壇怪傑,生前沒有得到美國文壇的重視。因為當時主宰美國文壇的超驗主義派不承認坡的作品的價值,甚至將他貶為“打油詩人”,把他的作品說成是“三分天才,兩分胡謅”。這是因為,超驗主義派的文學觀是積極的、入世的社會民主主義觀點,認為文學負有嚴肅的社會道德、教育任務。而坡恰好相反,他極端憎惡“文以載道”,反對文學附有道德、說教、效用等理性目的,而主張一種單純的美和趣味,一句話,主張為藝術而藝術,這種思想,在當時新興的、具有“美國文藝復興”稱號的超驗主義主宰文壇的情況下,當然沒有其容身之地,因此坡不受當時文壇重視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坡一生中還有一件極其倒黴的事,就是他在逝世前指定的遺稿保管人魯弗斯·格裏斯伍爾德是個卑鄙齷齪的小人。坡逝世剛兩天,他就化名在報上發表文章醜化坡的為人,極盡攻訐之能事。後來他又乘編選愛倫·坡選集的機會,對坡的某些書信加以篡改,甚至還在一些作品中偷偷塞進一些他偽造的東西,並撰寫不符事實的坡的傳記,用這種卑劣手段來敗壞坡的聲譽。由於他在人們心目中是坡指定的遺稿保管人,是坡的作品的權威編輯者,他編出的東西自然是真實可信的,這樣,更對坡的聲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壞的影響。在他的誣蔑、攻訐下,坡簡直成了一個惡棍。直到1941年(坡去世92年之後),一位叫奎因的教授出版了坡的書信真跡的復印件,才揭露出格裏斯伍爾德的卑劣行徑,還坡的為人與作品以本來面目;然而,坡畢竟還是背了九十多年的黑鍋啊。

作品的特色

愛倫·坡的寫作生涯是從寫詩開始的。他12歲開始寫詩,到他18歲正式開始文學生涯的1827年,他就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塔默蘭詩集》。到22歲時,他已出版了三本詩集。到1831年為止坡的早期詩歌,明顯地受到他所喜愛的詩人托馬斯·摩爾、拜倫和柯勒律治的影響,技巧上沒有什麽創新。坡一生寫的50多首詩,大部分是在這段時期寫的。早期詩作中,一般公認最優秀的有三首:《致海倫》、《伊茲拉菲爾》和《海中城》。《致海倫》是坡抒寫自己初戀心情的,自認為是“表明了我心靈中第一次純潔美好的愛情”的一首好詩。他的晚期詩為數不多,都是在他一生的最後5年內寫成的,但這卻是他極其重要的詩作,使他能夠作為一個詩人蜚聲文壇,以其詩歌創作體現其詩歌理論。總的說,他的詩大都表現一種憂郁、淒涼的情調,內容多是寫愛情、幻滅、死亡,寫美與死的結合。他特別強調詩的快感,提倡以韻律創造美,以藝術美引起快感。

我們試舉他的成名和代表詩作《烏鴉》為例。這首詩從表面上看來,似乎並不艱深難解,只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思念、悲嘆死去的愛人。其實內容卻並不是敘事,而是表現一種無所不包的悲涼情緒,表現一種非理性的潛在意識,很富有象征性和暗示性。坡曾談到他在寫作這首詩時,有意識地選擇烏鴉這個不祥之鳥,來寄托最大限度的悲痛與絕望。我們從烏鴉跳到智慧女神雅典娜頭上不肯下來這一細節上,還可理解到醜壓制了美,非理性壓制了理性這樣的象征意義。此外,這首詩還表現了強烈的節奏感,富於音樂美。

坡對美國文學的極大貢獻是他的短篇小說。他一生寫了70篇短篇小說,其中飲譽世界文壇的約有20篇。坡的短篇小說大體可分為兩類:恐怖小說和推理(偵探)小說。恐怖小說被看做坡的最重要的作品。這些小說幾乎全是用第一人稱寫的,作品大都寫死亡、恐怖、驚險、怪異,帶著哥特式的傳奇色彩,主要人物就是那麽一兩個,地點多半是在異國。作品中總是籠罩著一種強烈的憂郁和恐怖氣氛,使讀者讀他的作品時也籠罩在一種憂郁、恐怖的氣氛裏。正如坡自己所說的那樣,他的小說的特點是“把滑稽提高到怪誕,把可怕發展成恐怖,把機智誇大成嘲弄,把奇特上升到怪異和神秘”。這類短篇小說中,影響較大的有《莉姬婭》、《厄謝府邸的倒塌》、《紅死鬼面具》、《威廉·威爾遜》、《黑貓》、《一桶白葡萄酒》等。坡稱《莉姬婭》是他的得意之作,而《厄謝府邸的倒塌》曾被列為世界最傑出的短篇小說之一。兩篇都寫了死屍復活的情景,其恐怖氣氛,渲染得令讀者毛骨悚然。坡的推理(偵探)小說,雖然只寫了四五篇,但坡仍然被公認為西方推理小說的鼻祖。他在這方面的作品,對西方偵探小說技巧的發展有明顯的影響。英國偵探小說名家柯南道爾就曾說過:“在(偵探小說)這條狹窄的路上,一個作家……總會看到在他前面有坡的腳印。如果他發現自己在一些細小的、次要的地方脫離了坡的窠臼,那他會感到很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