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序(第3/4頁)

一般認為,在美國短篇小說發展史上,坡是個開拓者。雖然,在時間上華盛頓·歐文寫短篇小說比他早,但是坡第一個有意識地將短篇小說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來對待,並提出了短篇小說的創作理論,這一點就是他的篳路藍縷之功。坡在《評霍桑的〈陳舊的故事〉》這篇文學論文中寫道:短篇小說的創作是由作家“精心設計某種要達到的單一的效果,然後虛構情節,將這種事件聯結起來,使之能最好地達到預定的效果。”這種“效果”論,是與當時一般作家的創作方法根本不同的。當時一般作家認為,他們作品中的人物性格,隨著故事的發展而變化,一篇小說的結局,可以同原來所考慮的根本不同。但坡則認為作家在動筆之先就應設想好一種效果,要考慮好故事的結局。坡在20年中所寫的70篇短篇小說,都體現了他提出的這種“效果”論的創作理論。他在每篇作品中都刻意求工,甚至要求每個句子、每個用詞都有助於渲染他所預定的那種氣氛。

坡是一貫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他的這種藝術觀貫串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的文藝理論雖然以浪漫主義為基礎(這方面他受柯勒律治的影響較深),但他加進了自己的不少創見。他主要的文學批評論著有三篇:《評霍桑的〈陳舊的故事〉》、《寫作的哲學》和《詩歌原理》。此外,還寫了一些評論莎士比亞、彌爾頓、狄更斯、朗費羅、華茲華斯、愛默生等作家作品的文章。坡在文學評論中所強調的,大體上有這樣幾點:首先是美。他認為,詩歌(當然也包括一切文藝作品)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而是一種單純的審美現象,是以詩本身為目的,不能夾雜道德、說教或實用的目的。所謂“純詩”的主張,最早是坡提出來的。其次是快感。他提倡以藝術美引起快感,認為美感是通過趣味來實現的。評判一首詩寫得好不好,就要看它能不能引起快感。詩與科學的區別,在於科學表達的是真,而詩表達的是通過快感表現出來的美。因此,他強調音樂感對詩的作用。第三是文藝作品一定要達到某一種效果。這種“效果”論,在上文談他提出短篇小說創作理論時已談過了。第四是短,他主張詩或短篇小說都要寫得短。他提倡的短的標準是:一首詩最多不要超過100行,一篇短篇小說能在半個鐘頭至多三刻鐘讀完最好。坡的許多精辟的文學批評見解,至今仍被視為文學評論的典範。

深遠的影響

坡的作品,在生前和死後的一段時期都沒有引起當時美國文壇的重視。但是,當它們傳到法國之後,卻引起了象征派詩人的高度評價。波德萊爾認為,坡在美國文壇的出現,使美國產生了一位世界上自古以來最使人驚奇的天才,他不但是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而且是理解最深刻、觀察最敏銳的評論家之一。同樣是象征派詩人的馬拉美說:為了能閱讀坡的作品的原文,波德萊爾發狠學習英語。後來,他花了很長時間大量翻譯了坡的小說,並寫了三篇關於坡的作品的論文,先後在1852、1856和1857年發表。他認為,坡的荒誕的小說嘲笑了他周圍的無知蠢人。波德萊爾、馬拉美等象征派詩人,把坡視為他們的精神領袖。坡提出的“純詩”論,就是經過象征派詩人的發揮,影響全世界的。法國詩人弗倫、蘭波,作家哈伊斯曼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紀德,都把坡看成是對人類本性具有深刻洞察力的富幹幻想的天才。法國著名詩人瓦萊裏在19世紀末寫給作家紀德的一封信中說:“坡是一位純潔的作家,他從沒有過什麽過錯。”英國著名詩人丁尼生、史文朋及艾略特對坡都很推崇。在上世紀末及本世紀初,俄國、德國和意大利都有不少作家積極研究和介紹坡的作品。在西班牙,著名作家布拉斯科·伊巴涅斯在1919年甚至說坡是西班牙“精神上和文學上之父。”坡的作品對拉丁美洲文學的影響也不小。

坡的聲譽在美國直到1909年坡誕生百年紀念時才恢復。當時,在法國、德國和美國的五個城市——巴爾的摩、波士頓、費城、裏士滿和紐約——都舉行了坡的百年誕辰紀念會。巴爾的摩《太陽報》上登載的一幅漫畫很能說明問題。那幅漫畫畫著山姆大叔抱著坡的半身雕像走進偉人館。漫畫上面有一條醒目的標題:“坡終於成了一位著名作家。”

坡的小說的怪誕特色,受18世紀末就已開創的美國南方怪誕小說傳統的影響;後來,坡的作品又反過來給予以怪誕為特色的美國南方小說以重要影響。即使是在“南方文學”流派的主要代表作家福克納的作品中,也能看出坡的影響。有一位名叫胡克·克蘭的美國詩人,在本世紀20年代曾寫過一首名叫《橋》的長詩,詩中想象已故去半個多世紀的受人歡迎的作家愛倫·坡,又在地下鐵道乘車旅行。很明顯,這詩的含義是坡仍然活在美國作家和人民中間,而且繼續給予美國文學以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