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2/3頁)

艦長的回答伴隨著呼嘯狂風傳來:“沒問題,警員。不過,我會派直升機到哈德遜河的降落場,這樣可以省一點時間。那裏離炮台山公園不遠,你知道那個地方嗎?”

“知道。”她說,接著又補充,“艦長,我還有一件事。”

“是什麽?”

“你知道加勒比海是潛水活動盛行的地方嗎?”

“沒錯。”

“每次我們潛水結束,回到船上起程回港時,水手們會為每人準備一杯蘭姆雞尾酒以示慶功——當然這已經包括在潛水的費用裏。不知道在你們海岸警衛隊的艦艇上,會不會提供這樣的東西?”

“沒問題,警員,我們可以馬上替你準備。”

“我會在十五分鐘後趕到直升機起落點。”

結束通話後,薩克斯看著萊姆說:“我會打電話告訴你我找到了什麽。”

此刻,萊姆心中有千言萬語想對薩克斯說,但能說出口的卻少之又少。於是,他只說了一句:“仔細搜查——”

“——小心背後。”

她摸摸他的右手,那只根本無法感覺到任何東西的手。應該說,目前還不能。也許在手術過後,情況就會有所改變。

萊姆擡頭看著天花板,看向樓上臥房那座執法者之神的關公像和祭祀所用的甜酒擺放的位置。但林肯·萊姆還是克制住了這股沖動,不讓自己向這位東方神祗默默祈禱——祈求薩克斯能平安完成這趟旅程,並快點將消息傳送回來。

舉一反三……

孔夫子?我喜歡這個說法,萊姆想著。他轉頭對看護說:“你去地下室幫我拿件東西。”

“拿什麽?”

“拿一本我寫的書。”

“不知道放到哪裏去了。”托馬斯回答。

“那麽,你最好仔細找一找。你覺得呢?”

托馬斯故意大聲嘆了口氣,才不情願地離開房間。

萊姆說的這本書,是他在幾年前完成的著作《犯罪現場》,在這本書中,他重現了過去發生在紐約市內的五十一個刑事案件的地點,有些已偵破,有些至今懸而未決。這本書像一張剖面圖似的列出紐約市中最惡名昭著的地區,從在十九世紀中期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的紐約市五點區①【注①:十九世紀中期紐約黑幫出沒的地區。】,到發生在麥迪遜廣場公園的建築師斯坦福·懷特的三角戀情兇殺案②【注②:斯坦福·懷特(Stanford White,1853—1906),美國著名建築師。】;從發生在小意大利區一間蛤蜊餐廳的喬伊·蓋洛③【注③:喬伊·蓋洛(Joey Gallo,1929—1972):是紐約黑幫甘比諾(Gambino)家族手下的主要成員,後來在小意大利區一家餐廳被人開槍打死,兇手至今仍逍遙法外。】之死,到約翰·列儂之死。這本附有圖解的書曾大受歡迎,但暢銷的程度還不至於使它成為不朽的名著,剩下的書全淪落到書店的“特價商品區”,成為打折拍賣的商品。

盡管如此,萊姆心中還是覺得相當自豪;在他發生意外之後,這是他第一次嘗試重返現實世界的行動。這本書是一個象征,不管他的情況有多惡劣,他除了躺在床上整天抱怨自己悲慘的處境之外,仍有能力做一些有用的事。

十分鐘後,托馬斯回來了,他的襯衫沾上了一點汙垢,俊俏的臉上也落上了汗珠和灰塵:“那些書放在最裏面的角落,壓在十幾個紙箱下。弄得我灰頭土臉。”

“如果你早把地下室整理好的話,就應該會省下一些工夫。”萊姆說,目光已經落在這本書上面了。

“如果你不說‘把它們打包,我受夠了這些東西,再也不想看到它們了’,同樣可以省下我很多功夫。”

“對了,這本書的封面有破損嗎?”

“不,封面還很新。”

“讓我看看,”萊姆說,“你拿正一點。”

這位經受一番折騰的助理先拍了拍褲管,才把這本書舉高給萊姆看。

“還可以。”萊姆說。

他焦躁地環顧房間,雖然無法感覺心臟的跳動,但由太陽穴上撲撲跳動的血管,他知道自己的心臟正快速地向全身壓送出血液。

“怎麽了,林肯?”

“觸控板。那個東西還在嗎?”

幾個月前,萊姆曾決定安裝一個像鼠標一樣連接至計算機的觸控板,他認為自己可以用唯一能動的左手無名指來控制計算機。對他來說,能自己使用觸控板操作計算機是相當重要的事,但他卻沒有對托馬斯或薩克斯透露。

然而,他還是失敗了。無名指能動的範圍太小,無法利用觸控板靈活移動屏幕上的光標。畢竟,這種觸控板不像他那輛“暴風箭”輪椅上的觸控器,不是專門設計給他這種情況下的病人使用的。

這個失敗,就某種程度而言,已經對林肯·萊姆造成了嚴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