ⅩⅤ. 再問一個問題(第3/4頁)

“至於非人幽靈引起的內部壓迫,當你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行為舉止或性格發生變化,別人會注意到的。對於獨居的人,那我的建議就是‘了解你自己’。如果壓迫只發生在某個家庭成員身上,其他人應該留意這個人是否有負面變化,比如說時常沮喪、有病態的興趣愛好、不合群,或者更甚,比如突然發脾氣、喝得酩酊大醉或突然做出暴力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有理由相信有非人幽靈在侵擾他的家,那他該怎麽做?

“立即離開家。”埃德說,“然後直接去找神甫。盡可能詳細地向神甫說明一切,然後向他求助。但是絕不能像個業余惡魔學家或驅魔師一樣拿著受過祝禱的聖物在房子裏走來走去。這種行為只會招致危險。”

如果一個人的朋友或親戚被惡魔附體了,他該怎麽辦?

“我覺得可能沒人需要知道這個問題。”埃德說,“但是,如果附體的幽靈不是特別暴力,而是口吐惡語,對上帝不敬,叫神甫來就好。如果它對人有危險,行為暴力,那就趕快離開房子,然後報警,最後再找一個神甫。不管是哪種情況,你最好都馬上求助。但是別留下來和被附體的人單獨待在一起。”

“正如我對合作的年輕神甫說過的,那個跟你說話的不是人,而是惡魔。與它對話就是認可它。不要和它對話。把精力集中在環繞著你的被稱為‘基督之光’的東西上,然後趕緊從房子裏撤出來。等到有像我或驅魔師一樣的主事者來了,再一起進去對抗惡魔。”

面對惡魔最危險的是什麽?

“短期來看,”埃德回答,“你可能會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而是被‘他人’控制。向惡魔交出自由意志就等於允許自己成為它的傀儡。最危險的莫過於讓自己的靈魂被應該遭到唾罵的惡魔——人類的敵人——指。發生這種事時,當事人會面臨著與這些黑暗之靈同一個下場的危險,即與生者的世界永遠告別。這就是被那些該死的惡靈控制後要面對的嚴峻危險。從理論上來說,聖潔的天使代表著對生命最高的肯定,但與之相對的惡魔幽靈有著腐朽的本質,是屬於地獄的靈,它不僅不支持生命,還要毀滅生命。因此,光明還是黑暗,這都是作為人類的你自己的選擇。”

最後,面對這種不可思議的邪惡力量,人有多大概率能逃脫厄運呢?

“依我看,”埃德回答,“人最好的保護就是內在中積極陽光的自我。就像我們之前說過的,惡魔幽靈行事與人不同。但是它決定走它的路時要盡可能多地把我們也帶上。而我們是人,我們的任務是好好活下去,投身積極的一面。宇宙法則告訴我們,‘為善者得善終,作惡者食惡果。’我們只要在大體光明的世界上秉持著積極向上的天性做事,終會有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而讓世界也變得更美好。但是我們不能守株待兔一樣一味祈禱好事降臨。我們必須走出去,每天行善積德,因為只有通過實踐,你才會知道這個法則是真的。”

“相反的,”羅琳補充,“惡魔幽靈在碰到正面的力量時會變弱,遇到負面的事物或者宗教上說的‘罪孽’則會變強。我說的罪孽並非指違反某些規則法條,而是故意行不善之舉。沒錯,罪孽就是對生命本身有著不利影響。從本質上說,罪孽就是靈魂的不完美。那些愚蠢到低估生命意義的人實際上會把惡魔吸引到他們身邊。不管這樣說中聽不中聽,他們這麽做是因為做出有悖生命的消極行為實際上就是在助紂為虐。保持積極的姿態則能產生一種力量。因此,做個積極向上的人是保護自己不受到魔鬼影響的最佳方法。”

“你看,”埃德確定地說,“人們一直不清楚,世界上不但有神秘的負力量,還有神秘的正力量。大家都只注意負面影響,卻忘了世界上還有強大的正力量——真正能被大眾理解並發揮實際效果的力量。然而,本世紀中,我們一直置身於正邪對戰的沙場之外,把正力量當成了迷信,棄之如敝履。但是這不能改變一個事實:積極的行動可以為生命和存在加持,而消極只能帶來悲劇、混亂和死亡。”

“生命的整個旅程,”埃德總結道,“就是與積極之人為伴,行積極之事——這才是正道。人們總是在尋找這個世界上各種麻煩的化解之道,但那一定不是巫術。人應該順應正力量的潮流,因為那是善的,是生命而不是死亡的保證。”

即使窮盡一生,也很少有人參透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深層的真相。但是沃倫夫婦的研究和經歷說明還有與人間全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靈的世界。靈是一種無實體的、獨立於人的存在。

有種觀點認為人是依賴於肉身的生物,從生到死,如此而已。但埃德·沃倫和羅琳·沃倫的發現推翻了這種觀點。而且,他們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得出一個結論:人類遠比我們迄今掌握的有限認知與哲學中的概念更有活力。出於這個原因,沃倫夫婦主張,對生命的靈持開放的觀點不僅不會對生命造成威脅和損害,反倒能“提高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從而讓我們獲得更圓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