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5頁)

將企業大本營移到了曼谷之後的兩三年中,吳右用大筆資金抄底了不少好資產。中國警方多次請求泰國方面一起行動,聯合調查和打擊燧石集團,卻又不能完全相信他們,不敢把李進的存在相告。聯合行動遙遙無期,李進也只能靜臥在吳右身邊等候機會。他的公開身份是集團下屬一家實業公司的總裁,這家公司做一些最基礎的貿易,以貿易手段吸納下遊公司的現金,再輸入集團上遊產業洗白。李進雖然可以參與集團公司會議,但重大決策依然由吳右、陳虎、何翰、徐森、戈薩五個元老私下議決。他並不能夠參與決策,只有在事關執行層面,才能和元老們一起商議。

這些大事都和毒品有關。

“泰國警方在我國的壓力下,願意在合適的時候實施聯合突擊行動。菲律賓在全民反毒,毒販的東南亞大環境其實對毒販們越來越差。吳右要開的這次會議,很可能是要確定集團向亞太地區和中國發展。警方如果錯過這次機會,不知又要等到什麽時候。”馬旭說。“吳右不是一般的毒梟,偽裝得嚴絲合縫。我們相信李進的情報,但要用行動證明這些罪行和吳右及其整個集團的關聯。”

“我跟你說呀,吳右就是成了菩薩,骨子裏還是毒販,沒人性的毒販子,你千萬別被他們的樣子哄了。”王幹說。

為避免細節處穿幫,李可苦練著李進“龍久”的簽名,一天兩百遍下來,四位警察搭档都真假難辨。劉劍夫準備了好幾套李進的右手五指指紋薄膜,在需要按手印的時候,李可事先將薄膜貼在相應的指頭上就好。現在他和李進血型一樣,指紋也一樣,除非檢驗DNA,的確很難有人會懷疑他不是龍久。劉劍夫對此信心滿滿。

李進學過一陣子泰語,後來覺得必要性不大。集團元老們除了泰國人戈薩中文稍微蹩腳,其他人精通中文。吳右在美國開過中文學校,他喜歡用中文交流。出乎大家的預料,李可的英文相當好,甚至超過李進。他們對此刮目相看。李可紅著臉說他就是盜版片子看得多,又在網上學了外教英語課程,因為他覺得自己早晚要去好萊塢演戲的……

李進留下了海量的材料,是他悄然整理的。包括龍久的職責、管理的內容、全公司各類人員的档案、權限、匯報關系和照片,以及和外部各種毒販、客戶、生意圈朋友的情況和名錄等。材料有中文也有英文,李可一一消化。李進的記錄如此詳細,這得花多少心思?此外,李進為了方便,經常在無人的夜裏對著手機口述情況,將遇到的事、要執行的計劃和燧石集團的動向一一存下。將這些錄音秘密發來後,李進會格式化這個手機,再扔掉換個新的。這麽多年下來他錄了上百段語音,都嚴格保存在馬旭那裏。

馬旭讓李可每天聽這些錄音,把握李進說話的語氣和節奏。這些錄音是對李可幫助最大的活資料。他邊訓練邊聽,開始還不太習慣,慢慢地就覺得像李進在耳邊講述一樣。李進的困難、驚喜、困惑、失望、孤獨、危險、害怕、自責,甚至發泄,都一句句傳遞到李可的身上。

“昨天,我和吳右的女兒安娜在一起了……我也不知道怎麽搞的……吳右看來沒意見,但是我很緊張。離他們更近了,需要注意的事更多了。未來?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李進的聲音有氣無力,似乎喝了酒。李可聽到這裏,放下了手中的活。是的,他也離吳右和安娜很近,這是最危險的距離,容不得半點行差踏錯。

槍法的提升非一日之功,比槍法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李可開槍的感覺、殺人的感覺。李進是一流槍手,臥底中槍戰頻繁,他的用槍能力早已遠超在警局時的水平。李可也必會面臨開槍殺人,演習和實戰雖然是兩回事,但他不能拿著槍手就發抖。“別管尿褲子還是脫褲子,誰都有第一次,李進也是這麽過來的。”王幹說著換起衣服,竟也是一身傷疤,胸前還有個槍眼兒。“這一槍看著好懸,是毒販子打的嗎?”李可指著它問。

“不是,這是我一個兄弟打的。”王幹穿著衣服,一臉神秘地說,“為什麽要把槍法練好?幹我們這一行,有時候打敵人,而有時候甚至要打兄弟。”

李可不懂,正待再問,李進的電話響了,是吳右女兒安娜。

眾人立刻噤聲,馬旭打開了錄音,舉起OK的手勢。李可看著手機,壓住亂跳的心,接聽。

“笨久,你在哪兒呢?”安娜的聲音不軟不媚,不慍不急,說不清是哪兒的口音。李可一愣,想必這個“笨久”是安娜給龍久起的愛稱。

“在江城呀,這幾天忙,忘給你打電話了。”這是王幹教他的,李進常這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