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內情的密室(第7/15頁)

既然無法從門、窗外靠繩線上鎖,就可以想象犯人是在出去室外後,

利用了室內的某種動力源上鎖了吧。那麽,要用什麽當動力源呢?”

“文字處理機的打印機如何?”

說這句話的,是老油條的富澤部長刑警。大家一同驚訝地望著他。畢竟那是和“文字處理機”這種最新機械最無緣的人物說發的言。

“富君,你對文字處理機很有研究嗎?”

富澤部長刑警害羞道:“雖然不是太懂,不過我的外甥是在制作文字處理機的家電廠上班的。

由於事發現場有文字處理機,所以我就想著了解了解便在昨晚質詢了外甥。

據說,文字處理機的背後,是有著能夠打印畫面調出的文本的打印機。而打印機內則有出紙用的送紙滾筒。那東西應該能當動力源使用吧?”

“我瞧瞧。”警官將頭伸往文字處理機的後部。

“……富君,讓你說中了。送紙滾筒上卷著條細繩啊。”

“真的嗎?”搜查員們都紛紛探頭確認。

最年輕的涼子是最後一個確認的。送紙滾筒上,纏著條像是風箏線的東西。看似是現場墻壁上裝飾的風箏的線。

“那麽這樣想如何?將細繩從送紙滾筒延伸到窗簾杆,通過窗簾杆和窗框的縫隙垂下,套在開鎖狀態下的月牙鎖把手上。只要打印開始,送紙滾筒就會旋轉,然後將細繩卷起。那樣一來,月牙鎖的把手就會被拉上來,從而讓月牙鎖半回旋將窗鎖上。”

“若真如此,窗簾杆應該會留下細繩的擦痕。”

藤本刑警說完,便將桌子下的椅子移到窗邊,站在上面,凝視著窗簾杆。

“……有了。發現像是細繩的擦痕了。”搜查員紛紛拍手稱快。

“這樣被害者的文字處理機上會調出《社長去拉斯維加斯大豪遊?讓一流證券公司瞠目結舌的實態》這篇記事的疑問也解開了。之前還想為什麽被害者不直接看這篇記事的雜志印刷版而偏偏選擇看文字處理機的文本,其實調出這篇文章的並不是被害者而是犯人。那是犯人為了打印文章讓滾輪轉動,隨意調出來的。”

就這樣,密室詭計一轉眼就被解開了。

“但是,還是有謎題留下來。”警部環視著每位部下說道。

“犯人為什麽要制造密室,這點我搞不懂。通常制造密室的理由都是為了偽裝成自殺或事故,

但犯人根本沒有對被害者做偽裝成自殺或事故死的手腳。那制造密室根本就沒意義。

還有,剛才我也說過了,犯人為什麽那麽不願意我們用別解解開密室呢……”

第二天,嫌疑人浮出水面了。

警視廳收到的一封信讓負責人的臉色大變。對方趕緊將這封信送到在瀧野川署設立的岸本徹夫殺人事件搜查總部內。

搜查員看了信上的描述後都緊張起來。那是來自被害者被人的信。

——這封信送到警視廳的話,說明我已經被那三人的某位殺死了。

岸本徹夫如此寫道。他對那三個人物進行了敲詐,萬一自己被其中一人殺了,

這封信就會在自己死後送到警視廳內。大概,

他是將這封信交給便利店,並委托對方“如果和自己失去聯系就把它寄出去”了吧。

信裏面,詳細記載了三人的名字、性別、年齡、職業、住所,還有恐嚇的內容。

第一個人,是名叫高木津希的女性。四十七歲,都議會議員。住在大田區的《西六鄉》公寓。目前擔任議員第二任期的高木津希,據發表,她是畢業於美國名門大學休伯特大學法學部,並持有新英格蘭州律師資格證。然而岸本徹夫查到這些履歷都是偽造的。

謊報議員的經歷違法了公職選舉法,是受刑事處罰的對象。

岸本拿到了過去近三十年的休伯特大學畢業生名冊和新英格蘭州律師名冊,確認了裏面壓根就沒有高木津希的名字。

並以不公布這個事實為交易,讓對方每個月都交付十萬日元的封口費。

第二個人,是名叫城田寬子的女性。五十三歲,是健身道具的販賣公司“城田產業”的社長,住在橫浜市港北區日吉鎮。

岸本從四年前曾在城田產業當過會計的男性手上拿到公司的內外帳本。

隨後會計立馬後悔,想從岸本手上拿回內外帳本,但岸本不被他的話所左右,在那之後,

會計出交通事故去世了。獨占秘密的岸本隨即便以此勒索城田寬子,要求她每月支付十萬日元的封口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