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變態殺人狂魔(第3/4頁)

吉恩在14歲的時候才被允許去學校上學,吉恩的天分不高,他不算是一個聰明的人,性格孤僻、智商不高的吉恩只讀到七年級就輟學回家了。從此以後,吉恩就在自家的農場內幹活,他再一次與外面的世界隔絕開來。1940年,吉恩的父親因心臟病復發去世,此時吉恩已經34周歲,但父親的去世並沒有影響一家人的生活環境,吉恩一家一如既往地生活著。

吉恩的哥哥叫亨利,他雖然也被母親監管和把控著,但他對生活有著自己的想法,他會盡量做一些能夠讓母親開心的事情,但並不是母親指派的所有事情。1944年5月,亨利和吉恩因為分配財產的問題而產生了爭執,當時,他們兄弟因為這個問題都失去了理智,隨後亨利就失蹤了。

警方在調查這件案子的時候,吉恩很配合,盡管他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亨利去了哪兒,但他還是帶著警察迅速找到了亨利的屍體。當時,警方並沒有懷疑吉恩,在他們看來,吉恩不可能親手殺死自己的哥哥。於是,警方就將亨利意外死亡一案定成了懸案。

亨利遇害以後,吉恩的家中就只剩下他和母親兩個人了,而他的母親又在這個時候患上了中風。在醫院,吉恩非常盡心地照顧著母親的飲食起居,他的動作十分小心,就像是在呵護他所擁有的最後一件珍寶。1945年,吉恩的母親再次因中風住院,這一次,她沒能從死神手中逃脫。12月,奧古斯塔去世,在她的葬禮上,吉恩幾近崩潰,失聲痛哭的他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失去媽媽的小男孩。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盡管吉恩已經39歲了,但他的心智並不健全。吉恩在他母親的監管下根本不需要操任何“閑心”,而這也讓吉恩完全喪失了作為一個成熟男人應該擁有的成熟思維。對吉恩而言,奧古斯塔是他在世上唯一珍惜且被他所“擁有”的珍寶,似乎就在這一瞬間,吉恩在這世界上所擁有的一切全部消失了,而她的離去進一步加速了吉恩心理變態的進程。

奧古斯塔離去以後,吉恩白天就去平原鎮上幫其他人做一些雜活,他做工的時候都會十分用心,他還很為雇主考慮,雇主付他一美元,他就能做出其他人要兩美元才能達到的效果。因此,當地的人對他所做的工作都很滿意,打零工也成了吉恩維持生計的唯一出路。

吉恩案發以後,媒體對平原鎮的原住民進行了采訪,采訪的結果讓公眾大吃一驚。吉恩在平原鎮的居民眼中一直都是一個很好的人,他工作刻苦,對人友善,雖然他總會用很奇怪的眼光注視小鎮上的女人,但他從沒有做過任何出格的事情。吉恩在小鎮上做工的時候,雇主還常常留他吃午飯。種種跡象都顯示,吉恩是一個和大家很合得來,再正常不過的青年。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盡管吉恩白天表現得很無害,但只要回到家裏,他就要面對沒有母親的生活。對吉恩來說,沒有母親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他無法忍受缺失母親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他幾近發狂。也正是在這種病態心理的折磨下,吉恩的心理問題一步步發展升級,使他最終變成了一個精神病患者。

在沒有母親的日子裏,孤獨充斥著整座房屋,沒有任何人能夠和吉恩溝通交談,也沒有任何事情能夠讓吉恩從失去母親的悲傷中恢復過來。在這種情況下,吉恩只能去尋找新的樂趣,以此來轉移自身的注意力。

在吉恩母親的教導下,吉恩的內心是害怕與人交流的,他還尤其恐懼女人,強烈的孤獨感又不斷地驅使他尋找新的樂趣,吉恩最終找到了一種奇怪的樂趣來滿足自己。吉恩開始專門讀訃告,他開始對剛剛死去的人感興趣,吉恩利用讀訃告的機會來了解死者的發喪日期以及埋葬死者的地點,然後就會在深夜行動,將剛剛下葬的死者挖出來。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吉恩偷盜死者的屍體,其實就是用這些偷來的屍體取代他已經過世的母親,他必須用某些事物替代他的母親,而屍體就是他最初的選擇。也正是這種變態的渴望,一步步引導吉恩變成一個可怕的魔鬼,但吉恩到底有沒有吃過死屍或者是否與死屍發生過關系,都需要有進一步的證據來證明。

隨著時間的流逝,折騰死屍已經不能滿足吉恩內心中病態的欲望,他開始轉移自己的目標,就在這時,他開始頻繁光顧霍根酒館。霍根酒館是當地的一家小酒館,很多打獵歸來的人都喜歡到這兒喝上一杯,用酒精放松一下自己的身體。霍根酒館的老板娘叫瑪麗·霍根,她性格放蕩,她粗俗的言語正好符合這些獵人的口味,獵人們還給她起了一個外號,叫作“血腥瑪麗”。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吉恩之所以會選擇瑪麗,完全是因為瑪麗粗魯的言行,當他看到瑪麗的時候,他應該想起了自己母親奇怪又黑暗的某種形象,這種相似的感覺驅使吉恩將她殺死,並將她的屍體帶回農場,讓她永遠待在那裏陪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