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消失的儺面具(第4/6頁)

史書最早關於曼西族的記載只有一行字:南夷曼西,群山抱之,民多富庶,尚巫尊蛇。這寥寥數十字勾勒出古代曼西族的異域生活,叫人悠然神往。

回到辦公室,方離打開電腦,這個熟悉安定的環境幫助她擺脫剛才的心神不定。墻紙用的是鐘東橋家的儺面具,從電腦屏幕一陣閃動後忽地現出來,有那麽幾分詭異味道。

方離盯著它半晌,調出鐘東橋在1987年發表的文章《南紹地區各民族殯葬民俗考》,文章主要比較南紹地區各民族的殯葬儀式以及相關的靈魂觀,曼西族因為已經湮沒,並沒有作為主要參考對象。但文章的其中一節提及曼西族,它曾經一度統治整個南紹地區,是以曼西族巫術文化對整個南紹地區影響深遠,特別是靈魂觀中的“人魂合一”觀點。

靈魂對於人類意義非比尋常,沒有靈魂就沒有觀念,沒有觀念就沒有文化,它是人類文明起源的種子。在曼西巫術文化的影響下,盡管南紹地區集中著中國眾多少數民族,有著豐富多彩的靈魂觀與殯葬風俗,但大部分都認同人魂合一,一方面將靈魂視作活人生命的抽象精神表現,另一方面也將其視為死人再生的抽象精神表現。

“古代曼西族人認為靈魂是氣體狀的,當人死後,就會從全身各大竅飄出體內,化為雲煙霧氣。所以要想靈魂重生,前提條件是保有靈魂的完整性。曼西族人在臨死之前焚香沐浴,用豆子塞住身體各竅……”

這就是鐘東橋在文中提及曼西族的主要靈魂觀:氣體狀的靈魂存在形式以及人魂合一,但他並沒提到殯葬儀式。另外他也提到自己曾在瀞雲山區一帶(古曼西族主要聚居地)碰到一位很老的老人,聊天時,老人家說起小時候的一件事情。

“他說,那時候本家大伯臨死,會請來夷老唱誦夷經,夷老是神授的,總是戴著面具。但那時候太小,對具體的儀式毫無印象。根據他所說的大概情況,我判斷,極有可能是深受曼西巫術文化影響的一個民族,或者就是當年消亡的曼西族的後裔分支……”

文章中所說的夷老是巫師的民族別稱,夷經也就是巫經。

方離看的入神,忽然聽到門外傳來動靜。她悚然一驚,擡起頭,視線迎上東面墻壁陳列著一排排的儺面具。那本是她從各地收集來的。恍然一瞥之下,那些面具都好像活了過來,一個個眼眶空空地瞪著她。

這種感覺很令人不舒服,方離意識到自己把這麽多面具擱在對墻,真是件不合宜的事情。細聽門外,並無什麽動靜,看來是剛才幻聽了。她無心再讀鐘東橋的文章,轉頭看著窗外。

窗外的天空又是陰沉沉地暗下來,四周靜得可怕。

因為不愉快的孤兒院生活,方離養成了遠離人群的習慣,即使成天一個人呆在辦公室裏,她也不會覺得寂寞孤單或者害怕,相反,她非常喜歡這種安靜,但此刻的安靜卻叫她透不氣來。她忽然很想有個人來陪著她,那怕一句話也不說。

不期然地,腦海裏閃過徐海城堅毅的臉。方離嘴巴一咧露出一個微笑,心想,他跟以前變化倒是不大,除了看起來穩重一些。算一下,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是三年前,還是個出外公幹時在路上撞見,打了個招呼就分道揚鑣。當時,徐海城塞了個電話號碼給她,叮嚀她一定要打。方離拉開抽屜,拿出那張小紙條,上面的號碼她早記熟了,但從來沒有撥過。她嘆口氣,心情越發地低落。

“算了,我還是出去轉轉吧。”她自言自語了一句,把小紙條放回抽屜裏,順手挎包,正要走向門口。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地逼了過來。

那人來的很快,吧噠吧噠聲響徹整個走廊。頃刻腳步聲已到門口,停住,敲門聲卻沒有響起,門外響起了一陣窸窣聲。

是誰來了呢?為什麽不敲門呢?方離微微皺眉,又等了一會兒,敲門聲始終沒響起,連窸窣聲也沒有了。

難道是小偷?方離想起前兩天保安的提醒,這段時間附近區域發生了幾起入室盜竊案。她躡手躡足地走近門邊的窗子,挑開百葉窗看了一眼。視野所及範圍內,都沒有人。

怎麽回事?方離正納悶,對面的房間傳來很大的動靜。那間房是南紹民間基金會會長辦公室,會長郭春風很少來此,所以這間房也總是關著。

對面的動靜更響了,聽起來像是有人在翻箱倒櫃。看來真的是盜賊。整個辦公室裝修是方離經手的,她知道會長辦公室雖然沒有現金或是黃金之類的東西,但其中一幅畫與幾個古董還是值個萬兒八千。她正想悄悄後退,打電話叫保安上來,不料窗簾掛住頭發,發出嘩啦響起,她吃痛忍不住哎唷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