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票根

2009年2月底起,我的收藏品裏面,永遠的多了一張過期的火車票。重慶到吉首,臥鋪。

這件事要從08年的年底說起了,08年的時候,因為工作太忙的關系,臨近年底的時候我原本說是要打算給自己來個小小的假期,關掉手機,什麽也別去管,也不讓除了家人外的其他人找到我,因為工作起來我們是有很高風險的,眼看著要過年,誰都不希望在這個档口出個什麽亂子。我也同樣是如此,於是聽了彩姐的話,那段日子,關掉了手機。

不過我覺得我算是一個有些閑不住的人,平常有單子的時候我常常會覺得每一天都非常迅速的過去了,正當自己閑下來,卻沒有選擇用其他方式來填充空閑的時間時,上網就成了我在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的最好方式。那期間,我剛買了一個新手機,但是由於並不怎麽會玩,因為那是我接觸的第一代按鍵機朝著觸屏機跨越的第一個產品,電視裏的廣告鋪天蓋地,還號稱用的最新的S60系統,一向對這些很有興趣去研究的我,硬是托朋友從馬來西亞給我弄了一台回來,誰叫那時候大陸地區還買不到呢?由於比較跨越,很多都弄不明白,也就加了個QQ群,裏邊全是這款機器的發燒友,也都無一例外的是從海外或香港買回來的。也正是在這個QQ群裏,我認識了一個人。如果沒有他,我將永遠不會得到這個票根,也就永遠沒有機會了解這背後的故事。

他叫做莽子,是一名火車站的保安。

莽子這個名稱,在川渝地區,基本上是用來形容兩類人,一種就是智力發育有些與社會大流脫節,而導致他們常常反應較慢,或是辦事欠缺考慮,以至於會惹上麻煩或闖禍的人。另一種則是,長得非常大個,看上去非常魁梧,重慶話說“莽歹歹”的,就是指的這種。莽子告訴我,他原本姓唐,是四川遂寧人,幾年前因為高考失誤,結果考來了重慶渝北區一所民辦大學,混了三年日子也沒學個什麽本事,畢業後出去找工作到處都不要他,於是他便在當時的重慶五裏店附近一個望江的小區做了保安,做了幾年,就辭職了,由於受過專業訓練,也拿到了保全人員從業資格證,於是他跳槽,去了火車站當保安。

我還記得我起初在QQ群裏第一次跟他交談的時候,他便毫無保留的把他的這些信息給說了出來。雖然在很多人眼裏,所謂的保安只不過是用戶來混淆警察和城管的一類人,身份相對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們,似乎要低一些。不過他告訴我,他喜歡這份工作,因為每天要看到不同的各種人,他可以呆在一個角落,想象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

說起火車站,以前人們往往會說菜園壩,而現在的菜園壩火車站幾乎與扒手小偷和黑車聯系在了一起,莽子告訴我,他是在重慶北站,也就是龍頭寺火車站。作為重慶的一座高規格的火車站,龍頭寺的名號隨之而響亮起來。龍頭寺原本是一座古刹,但是由於火車站的關系,人們似乎都忘記了這座寺廟原本存在的事實。這座廟是建於明朝明武宗正德元年,相傳是當時有以為高僧大德遊歷到了這裏,在附近的山巔上俯瞰這一片土地,發現其形狀極像是一條盤旋的巨龍,從龍尾到龍身,再到龍頭,龍頭的地方有許多參天古樹,恰似龍眉,高僧一看這絕對是塊風水寶地,於是就報告朝廷,撥款修建了寺廟,因為寺廟坐落的位置恰好是在高僧看到的“龍”的龍頭上,於是起名,龍頭寺。幾百年來,這座寺廟名氣雖然比不上華巖寺羅漢寺等,但是在漢傳佛教特別是祈福求雨的廟子裏,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陪都時期,即便是出家人心懷天下憂慮蒼生,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了離開寺廟,歸田逃難。於是廟子一度空了出來,老蔣是個聰明人,看見那地方是個寶地,於是就把自己的“國民政府政治部”設立在了龍頭寺的佛堂裏。妄圖借寶地的運氣,政而得治天下。但是和現在大多數老舊玩意一樣,龍頭寺在大煉鋼時期,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大家一味地在追求產量效益,龍頭寺遭到大規模的破壞,老根基所剩無幾。也就荒廢了,僅存一個地名,直到1993年的時候,當地的一些農民在挖地的時候,在這裏挖到了很多尊佛像,這才又開始修廟供奉,如今的龍頭寺寺廟,始建於2005年,總共有7名僧人,住持是覺常法師。

所以當我們把龍頭寺火車站當作重慶的其中一張名片打響全國的時候,卻幾乎沒有人來追憶這個地方的由來。

莽子在龍頭寺火車站當保安,他告訴我,平常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各個關鍵的地方巡邏,有時候會配合駐點民警查處違法犯罪,也會幫著旅客們尋找站台和安檢等。總的來說,他是一群普通人裏面的普通人,換下那身看上去有點想警察制服的服裝,他就立刻淹沒在了龍頭寺車站的漫漫人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