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故友(第3/3頁)

於是我大著膽子問吳老,您是哪年到的台灣呢?他回答我說,1951年。我試探性的說,49年的時候很多人都去了台灣,您不是跟著他們一塊去的嗎?我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在問他,是不是當年的國軍,跟著老蔣撤退了。他沉默了一會說,49年的時候,他沒能走成,於是到香港躲了兩年,才輾轉去了台灣。

我沒繼續往下問,因為他說是“躲”了兩年。

估計這當中的細節我再問下去就叫做窺探隱私,而且說不定人家還對我產生反感了。不過就這麽幾句問答,我對這位吳春生老人的身份有了一個基本的判斷,第一他曾是國民黨的軍官,因為士兵若非是功勛卓著,還是沒什麽機會跟著大部隊撤退台灣的,而我看他的樣子,也不像是功勛卓著。因為這樣的優秀士兵到了台灣以後一定會被封為高官,就算是退出了政壇,他想要回到大陸來,估計光是通過海關審查就是個困難事,所以我斷定他肯定不是士兵,得是個軍官,或者是軍官的家屬。再者,他離開大陸去台灣一定是經歷了什麽磨難的,否則他不會用到“躲”這麽個字眼,而所謂的躲,躲誰呢?這就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