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刺客!(第3/4頁)

與高大的武元衡不同,裴度的個頭很矮,長得又其貌不揚,剛入仕途時總被人欺辱。有一次,裴度在曲江飲宴,又受了十多個禁軍軍官的氣,於是派人向好友尚書胡證求救。胡證身材彪悍,不怒自威,得報後,突門而入,諸軍官失色。胡證與諸軍官拼酒,先是按軍官們設定的酒令,一次一杯,幾輪過後,面不改色。隨後,胡證叫眾軍官按他的酒令,輸一次喝三杯。很快,就把那十幾個軍官喝倒。眾軍官知道遇見厲害的主兒了,一起拜倒在地,胡證則大聲怒喝:“爾等鼠輩,安敢欺負裴度!”

裴度的宅子在通化坊,就在朱雀大街的邊上。當裴度騎馬剛出東門時,就被刺客堵住。刺客第一劍斷裴度的靴帶,第二劍刺中後背,第三劍砍到腦袋上,以為裴度已死,所以刺客待其墜馬,以取其首級。但此時,裴度的隨從王義死死護住主人,刺客再揮劍,砍斷王義的手,又將其刺死。裴度已滾到一邊的溝裏。刺客沒有再查看,認為其必死無疑,於是呼嘯而去。

他們想錯了。

裴度雖頭部中劍,但傷口不是很深。為什麽?上朝出門前,他梳完頭,隨手戴上朋友前一天贈送的揚州氈帽。這種帽子比較厚,正是它保護了這位唐朝未來宰相的性命。自此以後,揚州氈帽暢銷長安,因為被認為能給人帶來好運氣。

裴度的僥幸脫險對藩鎮來說是個災難。

武元衡被刺三天後,憲宗即以裴度為新宰相,繼續對藩鎮用兵。此前,有大臣向皇帝建議罷免裴度的官職,安撫李師道和吳元濟。憲宗大怒,道:“若罷免裴度,使賊人奸計得逞,朝廷威信何在?我用裴度一人,足以襲破此二賊!”

裴度任宰相後,以削平山東和淮西的藩鎮為己任。此時,公開反叛的是淮西。武元衡被刺前一年,淮西節度使吳少誠病死,其子吳元濟秘不發喪,欲繼承節度使之位。這種情況在當時很常見,結果往往是朝廷妥協,追加一個任命。但憲宗皇帝拒絕了這樣的要求。吳元濟遂叛。

武元衡被刺後,長安繼續對淮西用兵,兩年過後仍無法決勝吳元濟,朝廷的財政也漸漸吃緊。朝廷中的一些大臣有罷兵的想法。這一日,憲宗在與重臣議政的延英殿召見裴度,專門詢問此事。

裴度說:“賊臣跋扈四十余年,聖朝姑務含弘,蓋慮凋傷一境,不聞歸心效順,乃欲坐據一方,若以旄鉞授之,翻恐恣其兇逆。以陛下聰明神武,藩鎮皆願勤王。臣請一詔追兵,可以平蕩妖孽!”意思就是,不可罷兵,他裴度要親自領兵圍剿叛軍。

唐憲宗問:“你真的能為我出征嗎?”

裴度流淚拜倒,說:“武相國已殉難兩年,今山東、淮西兩賊仍未平滅,為臣日夜忐忑,今必為陛下出征,誓不與賊共存!”

憲宗動容,當即命裴度為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

早年時,裴度落魄於洛陽。一日黃昏,路過天津橋。當時淮西已叛多年。在橋上,有倆老人倚柱聊天,一位說:“蔡州用兵日久,不知何時才能平叛。”正在這時,他們看到裴度,驚愕而退。裴度奇怪,叫仆從跟在他們後面,聽一老人說:“剛才還憂慮蔡州之亂不能平息,現在好了,平此亂者當是此人。”仆人回報裴度,後者笑道:“拿我開玩笑吧?”但就在轉年,裴度考中進士,走入了仕途。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八月,裴度赴淮西親自指揮戰鬥,軍威大振。

當時,朝廷的每支軍隊都有宦官監軍,士兵進退都聽監軍的,將領做不了主。裴度到後,將所有宦官都轟了回去,把權力下放到將領那裏,如此一來,誰人敢不用命?所以此後連戰連捷。十月十一日,在裴度調度下,大將李愬雪夜襲蔡州,生擒了吳元濟。

又過了一年,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裏,朝廷開始對盤踞在山東的李師道用兵。

李師道雖善於進行恐怖活動,但本身沒什麽謀略,真要對陣作戰,就含糊了。而且,吳元濟被誅後,對他震動不小,在這種情況下,他上表向朝廷謝罪,割讓三州,並以長子為人質,留於長安。但很快又改變了主意。出現這種變化,跟他身邊的兩個女婢有關。

按史上記載,李師道無謀,計策多出於身邊的倆丫環:蒲大姊、袁七娘。她們得知師道向朝廷服軟後,說出了這樣一番話:“自您祖父以來,一直占據著山東十二州,怎能輕易割給朝廷?況且我們有很多軍隊,可以跟朝廷打一架,若勝不了,再行議和也不晚哦!”

李師道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高興地答應了。

朝廷此時已派武寧、宣武、義成、橫海、魏博五鎮節度使率軍合圍山東。中唐藩鎮,最善戰的莫過魏博軍(又稱“天雄軍”,與徐州的“武寧軍”,為當時戰鬥力最強的部隊)。與魏博軍交鋒的是李師道的部將劉悟。一戰即潰。當時,李師道坐鎮鄆州,逼劉悟進軍,後者遂反水,回師手刃李師道。時間是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春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