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的起源

《酉陽雜俎》中有這樣一條細微的記載:“葳蕤草一名麗草,亦呼為女草,江湖中呼為娃草。美女曰娃,故以為名。”無意去琢磨這種美女草,而是想說說這裏提到的“江湖”一詞。

“江湖”最早見於《莊子》:“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從具體語境上理解,此處之“江湖”可作自由天地講,切合莊周“逍遙遊”的夢想。到後來,該詞象征林泉高逸,與宮闕仕途相對。

唐朝佛教大盛,六祖慧能之後,在中唐時代,出現兩位劃時代的偉大禪師:在江西傳法的馬祖道一和在湖南傳法的石頭希遷。一時間,各地朝拜者如雲一般前去江西和湖南,這就是“走江湖”一詞最初的含義。

“江湖”的範圍由此縮小,成為某種固定生活之外的特指,並限於一種帶有民間性質的狀態。也是從這個時候起,這個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唐人詩歌中。杜牧:“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李商隱:“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

為什麽中晚唐時“江湖”頻頻出現在人們的嘴裏與筆下?

涉及一個“蝴蝶效應”問題。大約沒有人會注意到,隱秘的源頭是當時綿延近半個世紀的“牛李黨爭”。李黨領袖為世家貴族出身的李德裕,牛黨領袖非通常認為的牛僧孺而實為另一名大臣李宗閔。當時,“李黨”得勢,就把“牛黨”成員掃出朝廷;反之亦然。所以,大臣們如走馬燈般被貶到外地,士人的心靈結構也發生巨大的變化:因受牽連、遠貶他地、仕途失意,江湖情結越發嚴重。

當時,藩鎮割據,路途多險,俠盜眾多。他們的身影在草莽中頻繁出現,更使江湖成為一種魅力獨具的傳說:煙樹浩渺,天高水遠,負劍浪跡……這是一個詞在時光中的變遷。《酉陽雜俎》就專門開辟“盜俠”一門,記載那個時代的江湖異士。

段成式有個朋友叫廣升,是長安慈恩寺僧人,原籍四川的他,就曾講了一個有關暗器的故事。據回憶:唐德宗貞元(公元785年~805年)末年,川地閬州有一僧叫靈鑒,善用手指發射泥丸。當然不是普通的泥丸。這位和尚手中的泥丸是用以下東西配方制造的:

洞庭湖岸邊的沙土三斤、炭末兒三兩、瓷器末兒一兩、榆樹皮半兩、泔水二勺、紫礦(一種豆科植物)二兩、細沙三分、藤紙(以古藤制成的紙張)五張,渴拓汁(不知什麽玩意兒)半合(十分之一升)。

把這九種原料均勻攪拌,搗上至少三千杵,然後將其制成丸,在陰處晾幹,就成功了。

隨後的故事就跟這種暗器有關了:“慈恩寺僧廣升言,貞元末,閬州僧靈鑒善彈,其彈丸方:用洞庭沙岸下土三斤,炭末三兩,瓷末一兩,榆皮半兩,泔澱二勺,紫礦二兩,細沙三分,藤紙五張,渴拓汁半合,九味和搗三千杵,齊手丸之,陰幹。鄭彙為刺史時,有當家名寅,讀書,善飲酒,彙甚重之,後為盜,事發而死。寅嘗詣靈鑒角放彈,寅指一枝節,其節目相去數十步,曰:‘中之獲五千。’一發而中,彈丸反射不破,至靈鑒乃陷節碎彈焉。”

閬州刺史鄭彙身邊有門客叫寅,此人既好喝酒,又愛讀書,還會舞槍弄棒,長於各種暗器,為鄭器重。只是後來轉入林莽,當了大盜,最終事發而死。寅活著時,曾與靈鑒和尚進行了一次對決。

唐朝夏日午後,清風徐來,花葉不驚。在刺史的庭院裏,朋友們閑坐著,侍女不時穿梭其間。寅起身來到階前,指著幾十步外一棵松樹的某段枝節,對靈鑒說:“禪師!如果我擊中了,當贏你五千錢,反之亦然!”

鄭彙和他的朋友們表示贊同。

寅說罷,從囊中取出一粒泥丸,用中指和食指相夾,甩出而擊中,隨後泥丸又反彈回來,沒破碎。

輪到靈鑒,和尚起身,手指間夾著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泥丸,靜默如偶,突然發力,寬袖飄蕩,驚起飛鳥。眾人詫異間,泥丸已中目標,深深碎陷於樹中。

靈鑒手裏的泥丸不是用九種材料制造的麽,怎麽還碎了?泥丸自然沒問題,之所以碎於樹中,只能說靈鑒發力更狠、內力更強。武林中人都知道,手發丸狀暗器,最難的是既擊中目標,又碎其中。想達到這種境界,需要特別的功力。

靈鑒,可謂高手了。

泥丸擊中樹後,既沒彈回,也沒在樹外破碎,而是深深碎嵌於硬木之中。

如此推測,要是擊中人的腦袋,又是何等場面?比之於靈鑒,寅手頭上的功夫還嫩點,難怪後來沒當好強盜。如果有靈鑒的功夫,逃跑時回頭發射幾粒,早就把捕快幹掉了,也不至於最後被逮著處死。

靈鑒身懷如此絕技,你很難說他是一名普通的僧人。如果說他有江湖的背景,甚至更為令人驚訝的真實身份,也沒什麽好奇怪的。下面故事中出現的主人公,同樣善使彈丸,在一次行旅中,他就遇到了一名身份可疑的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