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殺青(第4/8頁)

但誰知道這個時候華國電影集團的領導突然找上了秦硯,並且告訴秦硯有一人想要和他見上一面,這個人正是國師。

這一次秦硯更加早的來到和張一謀約定的地點。

張一謀進來的時候,他帶著一頂黑色的鴨舌帽,身上穿著也很樸素,就像一個普通的中年男子。在秦硯的記憶之中,張一謀一直都是這種樸素的裝扮出現在公眾面前。

張一謀進來之後,秦硯立刻起身:“張導,您好。”

秦硯對於張一謀是打心底裏的佩服,在秦硯成名之前,如果把華國電影的海外獲獎數量分為十鬥的話,那張一謀獨占其中的七鬥。

除此之外,張一謀的性格也是演藝圈中公認得低調、樸素。在第五代導演之中,他的人品絕對是最好的。

比方說現在張一謀明明已經是國內第一的導演,面對秦硯這個剛剛展露出投教的年輕導演,他臉上依然笑著說道:“你就是秦硯吧。來來來,坐著說話。”

秦硯坐在位置上繼續打量著張一謀,上輩子他基本在西方生活,和張一謀打交道的機會特別的少。

張一謀的確和傳聞中的一樣的平易近人,如果說秦硯在片場是暴君的話,那張一謀肯定是老師。

張一謀也沒有拐彎抹角,他直接開口說道:“我大你這麽多歲,我就托大叫你一聲小秦吧。”

“怎麽樣,沒有想到我會突然約你來見面吧。”

秦硯點了點頭說道:“一直很喜歡張導的很多作品,沒有想到能有機會和你見面。”

每個導演在見到張一謀的時候都會表達對於他的喜歡和崇拜,張一謀已經習慣了。而且看得出來張一謀的心情最近並不是很好,他頗有些自嘲的說道:

“喜歡我的作品嗎?可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我的作品啊。”

言下之意很明顯指的是他正在上映中的電影《英雄》。

這部電影對於整個華國電影市場以及對於張一謀的意義都是特別大,尤其是對於張一謀。

以前拍電影,基本上處於一個比較封閉的圈子,雖然偶爾也會采訪觀眾對於電影的看法,但實際上很多時候導演聽不見觀眾們的反饋。

但時代不同了,網絡越來越發達,現在觀眾可以在網上隨心所欲表達自己對於電影的看法。

每一個看上去平凡而普通的個體,卻能夠匯聚出一股不受任何媒體控制的民意。

而這一次張一謀以及集華國電影行業力量所拍的《英雄》,無論是國家還是他個人對其都寄予厚望。

看到現在的批評,張一謀內心自然是有失落的。

秦硯知道這其中的種種情緒,甚至也知道《英雄》在國內口碑不佳的原因,但是作為晚輩、作為年輕導演,他不能說。

現在的秦硯,沒有資格評價與定義整個電影圈。哪怕他心懷好意,哪怕張一謀看上去明辨是非,秦硯也不能說。

所以秦硯只能說一句:“電影終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

張一謀也算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並沒有繼續表達自己的不滿,而是說道:“其實這次來是想感謝你的。”

張一謀以為秦硯什麽都不知道,便把最近發生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其實就是電影改革那些事,現在的電影越來越喜歡大導演擔綱、知名演員加盟,有這些噱頭更容易賣出好的價錢。只要賣得出去,沒有人會去考慮電影的質量。

這讓小制作、小成本的電影,完全沒有未來。

偶爾如果出現一、兩部精品級的電影,那就會遭受到各種打壓,比如說壓低價格、偷取票房。

長此以往,這對於華國電影的發展十分不利。

這也是為什麽之前秦硯如此努力的想要背靠華國電影集團進行上映,因為只有看在華國電影集團的面上,這些院線才不會吃相那麽難看,才有可能給秦硯一個合理的分賬比例。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影院偷取《古宅》的票房,他們的猖狂可見一斑。

《英雄》實際上就是有關機構牽頭進行投資,用來推動市場化改革的秘密武器。

趙廳長所謂回去與領導、導演討論一下,其中之一便是張一謀。

張一謀為什麽能夠被稱之為國師,除了他在電影上最大的成就以外,他和政府的密切來往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而且這種來往並不是指對於權力機關的諂媚,而是指張一謀的確為華國的電影改革和發展做了很多實事兒。

這一點秦硯心知肚明,所以像他這麽心氣高傲的人在見到張一謀的時候,依然會第一時間表達自己的尊重。

“所以你的《古宅》算是幫我分擔了很多壓力,如果沒有《古宅》的話,這件事情還不一定能夠順利推動,而《英雄》的票房還會再縮點水。”

秦硯立刻搖了搖頭:“張導,這也是我應該做的。作為一個華國人,誰不想自己國家的電影市場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