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

“輪船”的名字由來,本來就是指“有輪的船”、“輪驅動的船”。

歷史上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有明輪船存在,因為其有輪的特征,也被稱為“車船”。

唐代的時候開始有在船身兩側有兩個、或更多輪子的車船只出現,宋代時甚至有三層高、可納上千人的樓船,也采用明輪驅動,元末明初陳友諒的水軍1,也是使用車船進行水戰。

19世紀初,歐洲最早出現的、有實際意義的蒸汽船,也正是以明輪為驅動組件。

後來改進出了“螺旋槳”,以數片漿葉構成的螺旋狀推進器,因為相比於明輪,更加穩定、不會在顛簸中出水面,並且更加不易損壞,成本也更低的優勢,取代了明輪的地位。

不過因為習慣原因,後世依舊將蒸汽船稱為“輪船”。

當然,現在楚國輪船,既不是蒸汽船、也不是真氣船,而是……人力船!

和宋明時的車船差不多,主要靠腳蹬,論改進之處的話,就是楚國的轆轤、滾輪、杠杆等等技術,設計獨到、工藝精良。

另外就是多了獸籠和真氣供能的輸入口——沒有大型真氣機的儲藏設備,不過船上的戰將,可以實時向其中輸入真氣。

至於“獸籠”則是類似於大型倉鼠輪的構造,牛馬驢等牲畜,可以在其中行走或跑動供能。

無法作為主動力,實驗性質居多,但也聊勝於無。

畢竟人力也好、畜力也好,效率雖然比搖槳要高不少,但說到底都需要供能的“生物”也在船上,對效率的提高也就很有限——要多一頭牛的力氣,也就要真的承擔一頭牛以及其飼料的重量。

只有將儲存有大量真氣的真氣機作為動力,才算是效率本質上的提升!

不過這類江船,楚國也都制造了一些,畢竟工匠的工藝,也需要打磨,算是作為真氣船的“前置工藝”。

實在要使用纖夫河段,也盡量鋪就軌道,以及與軌道契合在一起的“軌道自行車”,而軌道自行車可以用於拉纖,也就是可以懸掛繩索、拉動船只。

尤其是需要纖夫小腿、甚至腰以下都需要水中浸泡著勞作的河段,盡量修建輔橋來鋪就軌道。

不僅提高拉纖效率、節約了那部分和水較勁兒的人力,而且也是為了改善纖夫的工作環境。

本質上還是靠人力,聊勝於無+1。

另外黃月英還設計了一種“水利拉纖”結構,可以在近岸處搭建水車,並且水車的動力,通過齒輪、鏈條的傳動,將被用於在特殊軌道上行駛的“助力車”上,在騎行時更加省力。

算是進一步減少了纖夫的負擔……

只是因為需要大塊平整的土地,而有這種水岸的地帶,多半水勢也不會太急,自然纖夫的作用也就比較小,所以……也只能說聊勝於無。

種種“聊勝於無”累加起來,在沒有“真氣機”這本質性革新技術應用的情況下,三峽的運輸效率也提升了近一倍。

雖說真氣機一出現,數倍的提升完全可以覆蓋這些“花裏胡哨”的創新,但白圖還是予以支持。

一來是鼓勵創新,二來……也是為工匠們,累積技術經驗!

同樣在武當縣,哪怕現在沒有大型真氣機,現場也制作了人力版吊車、挖掘機等等工具。

只等“泛真氣計劃”到了收割的時候,楚國的生產力將有突飛猛進的進步——因為機關學上的科技點,早就已經點好。

而且此時來說,三峽的輔助運輸工程,更重要的是……不明覺厲!

看著岸上在蹬踩奇怪的兩輪車的“纖夫”,看著沒有帆的船只,看著一架架水車,秦宓陷入了“不明覺厲”之中。

因為只是路過看到幾眼,“保護”他的楚軍,可不會給他停靠仔細觀察的機會,更不會回答多余的問題,所以在秦宓心裏……哪怕告訴他運輸效率提升了十倍,他怕也是會信的!

雖然這些工程能起到多大的效果,秦宓並不知道,但是秦宓作為合格的官員,至少能夠估算出這些工程的成本。

沿岸的那一座座墊高的輔橋、看起來做工就很復雜的車船,還有一座座巨大的水車……

如果讓他來督造修建、制造的話,怕都是不小的工程,而這些僅僅是為了令運輸更便利,那麽……起到的效果,肯定遠超其建設成本才對!

因此按照秦宓的推測,提升幅度至少也應該有五七八倍,甚至因此而更添心中的焦慮——楚國付出了這麽大的代價,會輕易停戰嗎?真的只是為了張魯的漢寧侯?

而且運力提升數倍的話,後勤補給壓力也小了很多吧?說不定……之所以沒有增兵,只是為了讓益州放松警惕,實際上楚國的極限,遠遠不止兩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