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異界(155)(第2/4頁)

“躲不過去就算了,就當是來渡劫了。”龐小南說的一點都不錯,眼前這個景象就像是某位道友渡劫之前要經歷的場面,只是比傳說中的渡劫還要更厲害。

很快,布洛斯之花就到了暴風雨的正中央,雖然浪花不那麽高了,但是海裏的起伏更加頻繁,布洛斯之花被海水帶著拋來拋去,沒有一點反抗的力氣。

而頭頂的烏雲遮蔽了夜亮和星星,電閃雷鳴就像撕裂的宇宙,神鬼莫測的變換著。突然,一道閃電打中了布洛斯之花,從避雷針上延展到船身,再從船身傳導到了海裏。

“啊……”船上的人都感到了一絲麻麻的感覺,似乎空氣中還有一股燒糊的味道。

“我們剛剛是被閃電擊中了嗎?”龐小南死死抓住鋼管,大聲的問布宜諾斯基。

布宜諾斯基此刻也是和龐小南一樣,抓著身邊的一根鋼管,眼睛裏卻左顧右盼,他在看船上的設備有什麽損失。

在暴風雨來來之前,作為一個經驗老到的水手,布宜諾斯基已經收起了風帆,因為他知道,在強大的暴風雨面前,風帆很可能被撕毀,所以必須要保證風帆的安全,否則他們很難回到布洛斯島。

確認船上的設備都沒有損失後,布宜諾斯基看向了龐小南,大聲回答道:“是的,隊長,剛剛我們是被閃電擊中了。”

“但是我們好像都沒事?”龐小南感到奇怪,被電打了不是應該有很強烈的感覺嗎,至少也會麻一下吧,何況是這威力巨大的海上的閃電。

“我們有避雷裝置,隊長,所以不會有事的。”布宜諾斯基很鎮定,因為閃電是打不垮現代船只的。

現代船只都是鋼鐵制的,本身導電,海水又是良導體,船上人員應該是很安全的。要防的,是電子設備防雷擊。只要電子設備高處有避雷裝置,是可以很好防雷的。

防雷避雷針在陸地的傳統習慣是對建築物防護,防止雷擊對建築物的損傷。因此,思維的慣性也以為金屬平台不怕雷擊了。

事實上,海上船舶的避雷針主要是針對電子設備的,例如;電台、衛星定位天線、雷達等等。

從多級能級雷電衰減的概念,避雷針不僅僅是泄雷,更重要是防雷的A級防護,防止雷擊直接打在衛星、電台、對講機、數傳的天線上,畢竟它們也是很好的尖端放電媒介。

而布洛斯之花的電子設備在進入布洛斯圓盤已經失靈了,所以就算閃電打壞了船上的電子設備,對布洛斯之花的影響也不大。

但是海浪的打擊就對布洛斯之花的影響很大了。

最關鍵的是,布洛斯之花能不能在海面上保持平衡,不致於翻船。

如果是布洛斯之花在暴風雨中堅持不住翻船了,那麽就算是上帝,也回天乏力了,一船人都要葬身海底,淪為海洋生物的口糧。

好在這麽久的時間裏,布洛斯之花沒有碰到任何的暗礁和海上漂浮的冰川,否則,布洛斯之花已經是成了斷壁殘垣,海上的人都會掉進海水裏,生死堪憂。

龐小南記起了那次著名的泰坦卑斯麥號沉船事件。

1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郵船泰坦卑斯麥號開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航行。

泰坦卑斯麥號將乘客分為三個等級。三等艙位在船身較下層也最便宜,這一類的乘客身份多為計劃在大東洋對岸營造新生活的移民;二等艙與一般客房的裝潢擺設,其實具備與當時其他一般船只的頭等艙一樣的等級,許多二等艙乘客原先是在其他船只上定位頭等艙,卻因為了泰坦卑斯麥號的航行,將煤炭能源轉移給泰坦卑斯麥號而作罷。一等艙是整艘船只最為昂貴奢華的部分,當時世界最富有的幾位名人就在這趟旅程上。

當天晚7點,泰坦卑斯麥號抵達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貨物搭乘“遊牧”號和“交通”號兩艘專用擺渡船登上了泰坦卑斯麥號,包括華國富翁阿斯特和瑪格麗特布朗夫人——後來被報紙稱作“永不沉沒的尊貴的布朗夫人”。另外有20余名乘客經過短暫的旅程後下船,幸運地與死神擦肩而過。

第二天中午,泰坦卑斯麥號抵達科夫,一批對新世界充滿憧憬和希望的艾蘭德移民登上了船。一個乘客在這裏上岸,他拍下的照片後來成了泰坦卑斯麥號的絕版照片,今天在收藏家眼裏價值連城。

按照船長史密斯的命令,泰坦卑斯麥號在第二天就把速度加快到了23節。一路上,泰坦卑斯麥號沒有發生什麽大事。船上的電報員菲利普忙著替頭等艙乘客們拍發昂貴的私人電報,大多是報平安的和股票買賣交割的指令。

星期天晚上,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甚至一點風都沒有。如果有的話,船員會發現波浪拍打在冰山上的點點鱗光。泰坦卑斯麥號以22.3節(約45公裏每小時)的速度在這片漆黑冰冷的洋面上極速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