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災年(第2/2頁)

朱祁鎮而今還有心想著北伐之事,那是因為朱祁鎮之前做過的事情,緩和了不少矛盾,開海之事,固然給大明帶來收入,但是讓很多海盜變成了合法的海商。

海運總兵官王英麾下就有一名將領黃某,本就應該是南海上一個大海盜頭目,卻應該朝廷開海的時候,他加入其中,身家巨富。

但是在這個時代,單單商人是沒有前途的。

文官科舉之路,他是走不通的,故而他因為精於海戰,走了海關某人的門路投奔王英門下,很受王英重用。

至於貴州的亂流,王驥當了好幾年雲貴總督,又沒有三征麓川大加壓榨,而今倒還安定。正統十四年間的戰事,大明朝廷是就可有說自己沒有贏。

雖然也沒有輸。

這樣的情況下,很多野心家都不敢冒頭。

至於廣西的亂事,一直沒有結束,柳溥一直坐鎮廣西。

歷史上是因為北京保衛戰之後,四處調兵,柳溥所部被調入北京,廣西這邊的苗人失去了壓制,才搞大的。

雖然而今因為某些原因,這些苗人也搞起來了,但是有柳溥在,能壓制著他們不讓他們出山。

那就是疥癬之疾了。

而且王振的橫征暴斂,再加上代宗為了解決財政危機的一些非常手段,造成了百姓壓力很大,流民繁多。

在朱祁鎮這裏,卻不存在。

南方主要產出流民當地方,就是福建與江西,福建已經開出一個口子,有一個新建的夷州府。不敢說將來能有多少人,但是想來能緩解一下福建的人地矛盾,再加上各地開海跑海外的人有很多很多的。

還有鹽價大跌。

何文淵回京直接執掌戶部,就是因為他在鹽政上做出的極大的攻陷,曬鹽法的推行,鹽價大跌。可以說而今的鹽價百分是八十都是稅,但是即便如此,這鹽價也是當初的鹽價的幾分之一。

更不要說大量的食鹽出口,成為大明對外的最受歡迎的大宗貨物。

鹽政占據大明財政之中的位置就越來越重了,更不要說這幾年大災不斷,特別是正統十七年,十八年,收上來的田賦,早就砸在救災之中了。

朝廷所能依靠的只有鹽稅了。

這才有何文淵高升入戶部尚書。

如果歷史上的代宗皇帝看見朱祁鎮而今的局面,根本是要羨慕死了。

朱祁鎮卻面對而今局面,愁眉不展,不知道該從什麽地方找一個突破口,來打破對瓦刺處處被動的僵局。

而這一個問題,牽涉太大了,大到朱祁鎮面對這個局面一時間不知道從什麽地方說起。財政上的問題,固然是根結,但是軍事上的問題還是要落在軍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