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2/2頁)

畢竟在大明錢雖然是一個好東西,有時候真不決定什麽。

不說高陽伯每年幾百石祿米的俸祿,單單說賜宅,以京城的房價,皇城根的伯爵府邸,幾萬兩打不住。北京田產,畝產產量面積上未必比得上西寧這邊田產,但是價格上卻未必了。

北京作為兼並最嚴重的地方,成片的田產,那可是比外地高上好幾倍。甚至按糧食產量來算,幾十年產的糧食也未必抵得上田價。

但是即便如此,北京城邊的田產,也是難求的很。

更不要說,很多政治待遇,已經禦賜的寶物,更是無價無市。

除卻高陽伯不是世襲的,就沒有什麽不行了。

但是這也很正常,第一次封爵,本來就是流爵居多,向世襲罔顧,還欠了些功勞。朱祁鎮即便是在正統十四年大戰之後,封得伯爵也大多是流爵。

即便是會寧伯的爵位,也僅僅能襲承三次而已。

李文不知道幸運還是不幸運,已經被朱祁鎮立為典型了,不管是改土歸流的典型,還是衛所改革的典型。

總之。

李文這一次賣身家,得到了很好的回報,一點也不虧。

但是李文也面對很多敵人。

土司這邊就不說了,大明的土司在政治上從來沒有地位。但是勛貴之中,也未必是全部是想改革衛所的。

無非是朱祁鎮趁著成國公為首的靖難勛貴死的死,自殺的自殺,這個空档,完成了對京營的整合,直接控制了京營,才能將這改革在京城周圍鋪開。

但是即便在中樞,在朱祁鎮嫡系武將之中,未必沒有想維持衛所制度現狀的人,更不要說地方上了。

只不過朱祁鎮的比較強勢,大家都不敢與一個正當年的皇帝硬頂而已。

但是不敢跟皇帝硬頂,但還收拾不了一個空頭伯爵。

沒錯,李文即便如此身家,但是沒有西寧的根基之後,在勛貴眼中也不過是一空頭伯爵。

所以李文所言面對的情況,並不能說平安,這一片平靜之下的風波詭迷,不知道李文知道不知道。

這些矛盾,都被與瓦刺的戰爭遮蓋下去了。

畢竟戰爭能夠勛貴集團帶來太多太多的東西,在與瓦刺作戰之上,皇帝與勛貴之間是沒有矛盾的。

但是在打完仗之後,有些事情就不大好說了。

朱祁鎮雖然借勝仗提高了威望,但是勛貴們也會因為勝仗擴充自己的實力。雖然看上去朱祁鎮得利最大,但是真正情況誰能說得清楚。

有時候大腿也不是那麽好抱的,因為大腿有大腿的敵人。

等於謙回到蘭州之後,他才整理思路,將他對整個西北施政的想法,一一寫在奏折之上,開始一封接著一封的遞給了朱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