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襄王請歸國

朱祁鎮既然起了退休的念頭,就暗暗做了一些事情。

加快《大明會典》的收尾,只是其中之一。還有對一些人的安排。

朱祁鎮還沒有想好,是將皇帝內禪給太子,還是令太子以監國的形式,參與朝政。

當然了,不管怎麽說。朱祁鎮都會屬於皇帝權力轉給太子手中。

這裏說皇帝的權力,準確來說是皇帝的直屬力量,也就是內廷的力量。

可以說分為數支,第一情報機構,錦衣衛,東廠。

第二財政機構,就是少府。

第三軍事機構,就是中軍。

錦衣衛,東廠。少府這些機構,就不多說了,單單說中軍。

中軍人數最少,戰鬥力上可能也不是南北兩軍的對手,但是位置最為關鍵,駐守皇宮與北京城。

中軍就是太宗留下的,皇帝直屬的親軍衛,還有太監直接管理的禦馬監軍隊編練而成的。

朱祁鎮為了提高戰鬥力,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是中軍的體系冰河沒有變化,裏面的軍官都是經過嚴苛訓練,上數祖宗數代,不是參與過大明開國之戰,就是參與過靖難之役。

可謂苗根正紅。

其次中軍也是唯一有太監監軍的軍隊。中軍的主官一般都是世襲勛貴,也就是說那種從士卒因為戰功而進入勛貴序列的大將,反而沒有掌管中軍的資格。

唯有那種祖上數代都是勛貴,與大明融為一體的勛貴,才有資格掌管中軍。

可以說,那麽是一個什麽也不懂的皇帝,只要掌握了這三股力量,就足以在朝廷之中占據不敗之地了。

當然了。朱祁鎮治理國家,不需要這些。畢竟真要看起來,內閣樞密院都是朱祁鎮的班底。

只是後世皇帝會是什麽樣子,就不一樣了。

朱祁鎮給後世子孫留下這最基本的班底,最少能控制整個北京城,而控制整個北京之後,就以此為中心,制衡天下。

這些力量一一過度給太子,自然是要將朱祁鎮自己用老的人手,一一換下來。

這是一件不的好辦的事情。

這些朱祁鎮用老的人手,也算是有功之臣,無罪而免之,總要給一個說法。

其次,朱祁鎮也不想動作太大,讓人窺出端倪了。

畢竟而今滿朝文武之中,就有很多人偏向太子了。如果這些人知道,朱祁鎮有意內禪,那麽太子的實力會更加的擴張。

很多時候,政治就是一個站隊的遊戲。

當然所有人都覺得太子上位成為必然的話,朱祁鎮也未必能逆轉了。除非痛下殺手。

這就是時來天地同借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朱祁鎮想承認也好,不想承認也好,屬於他的時代,已經慢慢的遠去了。

朱祁鎮正在忙這一件事情的時候,忽然一件大事傳到京師之中,襄王立即放下了宗人府的事情,來見朱祁鎮。

一見朱祁鎮二話不說,就跪倒在地,說道:“陛下,臣弟請麓川。世子經驗尚淺,臣弟擔心他頂不住。”

朱祁鎮說道:“王弟不用擔心,黔國公已經派人救援麓川了,一時間也不會有什麽事情的。”

原來是阿瓦王朝上下,終於動手了。

為了避免將來兩面夾擊的窘境,為了統一緬甸重回巔峰。阿瓦大軍十幾萬,戰象數百頭,向北橫掃,南方幾個土司,木邦,孟養,孟密,八百媳婦,這些土司或投降,或避開。

得到了這些力量之後,阿瓦王朝北上的規模更大了。

雲南方面的情報表示,這一次阿瓦王朝北上之規模,要比當初麓川王朝更加強大。

這讓襄王坐不住的同時,也讓朱祁鎮感受到有些惱怒非常。

在他看來,這根本是打他的臉,他剛剛覺得大明天下正處於盛世,天下無事,即便有兵事,也是大明打其他國家,不是其他國家打大明。

卻不想緬甸根本不在乎。

其實,朱祁鎮並不知道。

這其實是朱祁鎮封藩麓川,深入介入緬甸局面的副作用。

歷史上,阿瓦王朝在這個時代,進行了最後的瘋狂,他想以武力統一緬甸,但是久戰無功之下,被東籲王朝覆滅。

之後,東籲王朝覆滅了白古王朝,完成了緬甸的統一,在萬歷年間與大明在南疆交戰,那個時候緬甸已經統一很久了。

細細算起來,要在近百年之後了。

其實緬甸各勢力都是很明白大明的強大,不統一緬甸之前,是不想與大明發生沖突,但是而今阿瓦王朝以為大明參與南疆已經成為必然,才不得不采取先發至人的手段。

可以說是一種防禦性進攻。

襄王說道:“皇兄,臣弟還是擔心。”

朱祁鎮也能理解襄王,與其他各藩王不一樣,其他各藩王還是剛剛就藩,還沒有對自己的封地有歸屬感,但是襄王的麓川封地,卻是兩代經營了幾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