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襄王請歸國(第2/2頁)

襄王一脈早已將根紮在麓川了。

不可動搖了。

朱祁鎮說道:“朕自然會讓你回去的,但是你就這樣回去,不聽聽朝廷有何舉措?即便是回去,也不遲這一兩日。”

襄王這才冷靜下來,說道:“陛下,臣弟失態了。”

朱祁鎮說道:“你且站在一邊旁聽,懷恩。”

懷恩立即說道:“奴婢在。”

朱祁鎮說道:“去,傳內閣所有人過來。”

懷恩立即去傳令,不過一會兒功夫,內閣的人都到了。

朱祁鎮說道:“緬甸犯我大明親藩,當如此處置?”

項忠說道:“臣以為緬甸不識我的大明天威,當降六師討之。”

項忠之所以提出這個建議,並不是說項忠喜歡戰爭,而是他不能違背了眾議。

正統年來,特別是朱祁鎮軍改之後,大明軍威大盛,對外屢戰慮勝,以至於上上下下,頗有大國驕民的感覺。

遇見這樣的事情,只有一個反應,那就是打。

項忠如果敢說不打,估計不知道遭受不知道多少人抨擊。而且項忠看得清楚,襄王在一邊站著,這就是已經是一種表態了。

既然如此,大明財政也能支持,打仗的具體事情,又不是項忠負責,項忠為什麽要反對?

王越立即說道:“臣以為,大明對為封數十國,今日不救襄國,何以令天下藩王信服,故而以臣之見,當討伐緬甸,越快也越好。”

王越更是不可能反對的。

大明最好戰的人是什麽人?就是武學出身的將領。

他們建功立業之心,實在是太旺盛了,特別是他們看見自己的前輩們,一一個因功封伯,封侯,封國公的。

那心中的躁動,更不用說了。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只要說有仗打,這些年輕將領都四處托關系找門路,就是為了能上戰場。

王越作為他們的代表,自然要支持戰場。

這也是今後樞密院唯一的姿態,不管什麽情況,只要打仗,就是好事,是大好事。

朱祁鎮點點頭,這調子就算定下來了,他有些疑惑地說道:“說起來朕有些不明白,這緬甸好端端的嗎,為什麽要北上?”

項忠說道:“陛下,臣或許知道一二,今年年初,有大古刺宣慰使來朝。”

朱祁鎮聽了,想了想沒有想起來。

項忠說道:“當時陛下不見外臣,令禮部接待,臣也從南洋那邊得到了大古刺宣慰司與緬甸宣慰司之間是世仇,大古刺宣慰司這一次派人朝貢,就是想借我大明之力,對付緬甸宣慰司。”

“相比是緬甸那邊誤信了什麽傳言,才有今日之事。”

朱祁鎮冷笑一聲說道:“原來被人當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