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攻守易位

只是汪直比別人幸福的一點,他是第一個能將這種戰法運用到實戰之中的。

大明各個時期的各個對手,大部分都不想與大明軍隊列陣廝殺。

要知道,大明步陣列陣廝殺的威力,從來是不可小窺的。

跟隨太祖皇帝起兵的明軍,就是靠著一個個堅不可摧的步陣,一步步將蒙古人趕出中原的。

在開國前期,大明騎兵全部是集中使用的,就是因為明軍騎兵稀少。主帥戰略機動力量使用的。

中山王徐達與王保保在塞外的巔峰對決,縱然王保保用蒙古騎兵逼退中山王徐達,但是中山王徐達就靠著堅如磐石的步陣,一步步從漠北退回關內。

所以在瓦刺與大明的交鋒之中,幾乎上是列陣不戰。

瓦刺騎兵見到明軍已經列好陣勢,他們掉頭就走,不會用騎兵沖陣。

而朝鮮,安南更願意守城,而不願意與明軍列戰。

所以,明軍不知道多少將領對步陣有多少想法,都沒有實踐的可能。

也是汪直抓住這個機會,將明軍多少年的積累一下子拿了出來。

威力之大,連汪直本身都吃了一驚。

緬甸軍再次崩潰了。

在火銃面前堅持了數輪,緬甸軍隊再也堅持不住了,本來還有陣型樣子的緬甸軍隊,頓時變成了一盤散沙,向後面跑去。

只是他們每天逃多遠,就遇見了阻礙。

不是明軍,而是阿瓦王。

阿瓦王的中軍,就在前鋒之後,為了行軍方便,相距不過數裏而已。

前方大戰開始的時候。阿瓦王很快就知道了,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前方會敗得這麽快,這麽慘。

不過阿瓦王也不是沒有準備的。

前方戰事的消息傳到阿瓦王耳朵之中,就是“報,前鋒被伏擊。”“報,前鋒被騎兵擊退。”“報,前鋒被明軍火銃擊退。”

以後?

沒有以後了。

潰兵就已經被趕鴨子一般,趕到了阿瓦王面前。

這一段短短的時間,阿瓦王也不是沒有準備的。

他已經完成了行軍隊列到戰鬥陣列的轉變。雖然這個速度與明軍沒有辦法比,但是在緬甸軍看來,已經是算得上高效了。

阿瓦王本想收攏潰兵,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潰兵居然直接沖阿瓦王的軍陣而來,阿瓦王自然不能容忍,一聲令下。

飛矛箭矢一並飛出,將不知道多少潰兵釘死在地面之上。

又下令潰兵左右繞陣而過。

這才算是維持了軍中秩序。穩住了陣腳。

不過片刻。

阿瓦王就看見了明軍。

他不知道明軍多少人,只看見越來越開闊的谷底之上,密密麻麻排列不知道多少明軍,目光越看越遠,卻見後面一陣陣煙塵掀起,似乎還有很多軍隊,在後面還沒有來得及入谷。

阿瓦王立即意思到這一場惡戰。

這一片寬達兩三裏的狹長戰場之上,兩軍漸漸靠近。

阿瓦王很快意思到了,雙方軍隊很難展開,最少緬甸軍的軍隊不可能完成展開的。

要知道緬甸軍隊正在行軍之中,前鋒與後衛相距近十裏。

十裏並不是一個很遠的距離。

但是在戰事之中,卻可能是一個永遠也到達不了的距離。

阿瓦王立即傳令道:“讓後軍暫且押後,讓象兵先過來。立即馬上。”

雖然象兵有很多弱點,但是在緬甸依然是最主要的作戰兵種,甚至緬甸人衡量國力,都要算有多少象兵,就好像春秋戰國時期,算每一個國家有多少戰車一樣。

只是象兵負重能力強,阿瓦王身邊有一些象兵護衛以外,其他象兵都在後軍,負責轉運物資。

就在阿瓦王正在調兵布陣的時候,汪直也在調整自己的部屬。

此刻,汪直已經將自己手中的籌碼用到了極致。

手中兩萬明軍,千余騎兵,還有汪直身邊百余護衛,再加上白古與東籲兩部加起來大概有萬余人。

汪直不可能將決定戰爭勝負的希望放在東籲與白古兩部。

在汪直看來,這兩部軍隊,不過是一個搖旗呐喊的角色。如果這兩個小邦能打贏緬甸,也不會被打壓著向大明靠攏了。

所以汪直給他們安排的事情,也是搖旗呐喊的事情,就是在大軍之後,不住的運動,掀起狼煙,讓對方覺得,明軍的主力在此。

事實上,這種搖旗呐喊的任務他們完成的很好。

讓阿瓦王根本沒有發現,他面對的區區兩萬明軍。

當然了,前鋒急速崩潰也給了阿瓦王錯覺。

阿瓦王在麓川之戰對陣的軍隊都是地方軍隊,不管是雲南本地軍隊,還是交趾的軍隊,都不是京營序列的軍隊。

打的戰事也不是正規的陣戰。

所以,他對明軍京營的實力到底是什麽樣子,其實並沒有什麽直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