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民心生長城(第2/2頁)

古代蒙古生產力低下,女人們都很少有洗澡的機會,而且常年穿著羊皮襖,出沒在牲口群之中,身上自然占有了牲口的味道,就是老者口中的騷腥味。不過就這一點,朱祁鎮可以作證,莊妃身上是沒有的。

畢竟蒙古貴族的生活,對於關內的士紳來說,生活條件並不算上多好,但也不是太差。

這種味道自然是沒有了。

到了皇宮之內,更是全天下最好的享受,自然也不會有什麽味道。

只是這個問題,朱祁鎮不想與這個老頭多做討論。

朱祁鎮對老者的觀點,也有幾分理解的。

畢竟九邊士卒與蒙古人相互攻伐這麽多年,很多彼此之間都是有血仇的。而今忽然說不打仗了,大家是一家人了。

鬼才與你是一家人?

怎麽投降了,之前的事情就可以一筆勾銷了。

這樣的思潮在邊關一直是有。

只是基於個人的恩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一個國家,還是要向前看的。畢竟人不能一直停留在仇恨之中,對大明的發展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

甚至朱祁鎮也揣測出這個老頭這般際遇的原因了。

因為朱祁鎮要平復漢蒙仇殺。不僅僅要安撫蒙古人,也要盡量用緩和的手段來壓制漢人的復仇者。

這個老頭有這麽強烈的復仇理念,甚至動輒說要殺光蒙古人,怎麽能留在軍隊之中,要做知道而今的京營之中,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從蒙古人中征召的騎兵。

朱祁鎮對這了老頭的想法,有是寬容,因為他一個人無礙大局,笑笑問道:“你覺得蒙古人會反嗎?”

老頭嘆息一聲,說道:“不會反。熱河的漢人都與蒙古人做生意,甚至有不少娶了蒙古娘們,幾代過後,誰還記得當初的事情,誰還記得我父祖都死在這裏,蒙古人生活要比之前好太多了,他們怎麽會反?”

“我一直期待他們反。否則我守在這裏,又有什麽意思?”

老者擡起頭向北方看去,沿著數十年前一般無二的山口,幾十年前,蒙古騎兵從這裏南下,老者的父祖就死守這個小小的哨所,放出狼煙,隨即被蒙古人圍殺。幾十年後,這卻成為出關的一條小路。

只有這老者一個人在這裏,並沒有變化。

不,是有變化的。

歲月磨礪的他的容顏,蒼白了頭發,彎曲了身軀。但是他手中的火銃已經像幾十年前那樣,可以殺人。

朱祁鎮一時無言。

他忽然對自己剛剛的想法,有幾分慚愧。

他見到這個老者這個處境,第一個想法,就是他可以造反,因為他有造反的技藝。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隨著大明的軍隊從民間招兵,還實現了退伍制度,軍中很多技術,就無可避的傳入民間。這種擴散是不可逆的。如果從這一個角度來看,隨著火器的擴散,民間此早會有反抗的能力。

但是他真要禁絕的這些嗎?

且不說能不能做?

即便是能做到,真是民不聊生的話,即便沒有這些軍事技術,百姓就不造反了嗎?

任何暴政都有終結的時候,大明想要多延續幾百年,最重要的不是火器技術是否擴散,而是是否能得民心。能得民心,這些人都是藏兵於民,如果不能得民心,即便沒有這些人,也不過是煤山一顆歪脖樹的下場。

朱祁鎮暗道:“卻不知道大明江山壞在那一個不孝子孫手上。”

世上沒有不亡之王朝。

朱祁鎮知道大明總就有一天會滅亡,只是他改變這麽多歷史,將來會不會有崇禎還是兩說。對於未來他此刻也有一些迷茫。

他一伸手,懷恩立即將從身上拿出來兩個元寶,加起來大概有五十兩上下。這已經是重重的一坨了。伸手遞給了老者,說道:“都是軍中兄弟,今日見了也算有緣,老弟就幫哥哥一把。不要推辭。”

老者輕輕一笑,說道:“這還有一些積蓄足夠養老,這些不需要。而今大明天下,只要有手有腳,總能混上一口飯吃,放心餓不死我的。”

對於百姓來說,有手有腳能混上一口飯吃,就足夠是盛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