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斬龍(第5/8頁)

“你……”

宋暨根本沒法回答,他就是猜忌許不令,此時已經撕破臉皮,也沒有再遮遮掩掩:

“朕豈會無端猜忌你許家,你許家,特別是你許不令,敢說自己心中無反意?”

“臣對大玥忠心耿耿,未曾有半點愧對朝廷,愧對百姓!”

許不令坦然以對:“家父為臣取名‘不令’,意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聖上若行為得當,即便不下調令,我許家也會為朝廷拋頭顱灑熱血。

但聖上繼位短短十年,便毀掉了孝宗和先帝近一甲子的休養生息,窮兵黷武又無大能,導致整個天下狼煙四起,若仍由聖上繼續胡來,大玥的江山遲早毀於一旦!

我許家隨孝宗皇帝開國,如何能再聽從聖上的調令,親眼看著大玥在聖上手中滅國!”

許不令面向宋暨,擡手躬身一禮,怒聲道:

“臣,許不令,懇求聖上退位,以平東部四王、滿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之憤!”

話語落,太極殿內瞬間陷入死寂!

文臣武將、王侯公卿,皆是不可思議的看著許不令。

他們知道許不令是來要說法討公道的,卻沒想到許不令直接開口請宋暨退位!

宋暨站在龍椅前,雙拳緊握,如同暴怒的雄獅,死死盯著許不令:

“你許不令狼子野心,逼朕退位,安得什麽心,朕豈會不知,滿朝文武豈會不知!”

洪亮嗓音在太極殿內回蕩,可與往日不同的是,這次並沒有群臣的應和。

就好似當前局面,只是兩個男人站在台階上下爭吵,大殿中百余人都是看客。

君主之威不容絲毫詆毀,廢帝從來都不是小事,但有時候也不算大事。

只要滿朝文武都不聽宣,皇帝也當不成了,宰相或者太後權勢太大,也能廢帝。

群臣對宋暨確實有怨言,但往日積威太重,一直都不敢去想這個,也沒人敢開口。

此時許不令開了口,群臣反而不似方才那麽錯愕震驚了,低著頭默然不語,等著前面的人先表態。

太尉卓怒火中燒,擡手指著許不令:

“許不令!你就是狼子野心,意圖篡位!來人,來人!”

大殿外,殿前衛士小心翼翼跑了進來,卻不敢靠近。

宰相蕭楚楊已經弄清楚了許不令的目的,此時上前一步,躬身道:

“許不令此言有理。聖上繼位以來,政令雖無大錯,卻有隱憂;如今東部四王集結兵馬百萬,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北方強敵又咄咄逼人,若繼續拖延內政不穩,我大玥朝,恐就此分崩離析。

臣蕭楚楊鬥膽,懇求聖上禪位於皇長子宋玲,以息東部四王之兵禍,穩內政,禦外敵!”

蕭楚楊一開口,依附於蕭氏的朝臣,便全部站了出來,躬身請命。

大司農陸承安緊隨其後,正準備開口,三公之一的崔懷祿,忽然給跳了出來,躬身道:

“臣附議,還請聖上為天下萬民著想,禪位於皇長子,以息東部四王之兵禍!”

崔懷祿這一跳出來,把滿朝文武都給驚到了,連許不令都疑惑了下。

在朝臣眼裏,崔家可是宋暨的死忠,本來他們還以為崔懷祿低著頭在醞釀如何扭轉局勢,沒想到開口就站在了許不令這邊,這簡直是……

“臣附議!”

有崔懷祿帶頭,崔家一系的朝臣,雖然還在發蒙,但還是跟著崔懷祿一起躬身。

陸承安和蕭楚楊穿一條褲子,本就站在許不令這邊的,此時自然也上前躬身。

少府李思重軍伍建設,向來對宋暨‘重文抑武’的執政風格不滿,見蕭陸崔都表態了,當即也上了前。

五大門閥,四個表態,太原王氏的郎中令王棋安,還有點發懵,看了崔懷祿兩眼,雖然不明所以,但是逼宮的時候站錯隊,下場一般都不怎麽好,遲疑了下,也擡手躬身。

大玥五大門閥,基本上已經代表滿朝文武,剩下零星的臣子,如齊星涵之類的清流,根本就沒什麽話語權,即便沒表態,也沒法左右局勢。

關鴻卓雖然官拜三公之一的太尉,但他本就是宋暨強行提拔上來的,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如何比得上橫跨數朝的五大門閥,愣愣的站在原地,根本不知該如何應對。

整個朝堂上,只剩下掌管皇族和外戚事宜的宗正宋茂,焦急道:

“諸位,不可不可!皇長子宋玲才九歲,如何坐鎮朝堂震住各路藩王?你們……”

這話顯然毫無力量感,畢竟龍椅上的天子,已經把七王逼反四個,還想逼反第五個。

皇長子再年幼,至少不會把藩王逼反,四王彈劾的是宋暨,禪位後,也能消去東部四王出師之名。

墻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