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設計出圖為何慢?(第2/4頁)

白青婷:“好,直接反饋給事業部總裁。

雷總,你的意見呢?”

第二事業部總裁雷春:“這個要看是什麽問題,正常的問題是可以反饋給事業部總裁的。

如果是涉及到貪腐的問題,他們可能是不敢。”

白青婷:“不是有合規部嗎?合規部部長陳念真來了沒有?”

第五事業部總裁宋致遠答道:“今天陳念真部長不在,出差了。

白老板。

項目部呼聲的問題,有的提的對,有的不一定對的。

對的,肯定公司是在調整的,不對的也不好回去專門找他。

我認為這個事情就是,項目部該提的意見,你放心大膽的提就行了。

至於逐步回復,我估計是做不到的。”

白青婷:“第12個問題項目部業務量不飽滿,與第22個問題,有關系的自己拉項目,合在一起討論吧。

陶總。”

第一事業部總裁陶武明答道:“項目部業務量不飽滿的情況下,有關系的自己拉一些項目回來給公司做,在我們事業部已經成功過兩三個項目了。

而且項目部的團隊還可以把營銷的獎金也是掙了。

這要算是一個在公司給的業務量保證不了兄弟們都有活幹的情況下,想出來的一個比較有效的自救辦法吧。”

白青婷:“好,已執行,有效。

第二事業部總裁雷總。”

第二事業部總裁雷春:“我們生產團隊的人有這麽個想法,還沒有落地過。我也認為業務量不飽滿的時候,可以靠項目部兄弟們的關系,跑一些業務回來自救。”

白青婷:“第五事業部總裁宋致遠。”

第五事業部總裁答道:“表面上看起來這樣做是可以自救的,我們原來有也生產團隊這麽試過。

試了幾個項目都沒有成功。

最後是把關系搞得有點亂,得不償失。

我還是建議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如果確實是有關系的,可以把有關系交給公司指定的營銷人員使用,項目成功後該分獎金的分獎金。”

白青婷:“好,這裏出現分歧了。

有明確的反對意見,先記下來,會後再仔細商量。”

第13個問題線下簽批流程問題多的問題,大家通過分析討論,研究清楚了線下簽批流程的弊端實在是太多了,嚴重影響個現代企業的快速發展。

又研究了其他先進企業的線上簽批系統所帶來的方便性、高效性,一致同意上線上簽批系統。

但是,由於自己企業的特殊性,目前市面上沒有完全匹配的軟件,有兩個選擇:

a、找軟件企業開發定制軟件。

b、自己成立信息部,招來相應的軟件開發軟件人員,養起來,既是保證了自己軟件的開發質量,又保證了後期的運營維護。

而且,在有自有開發人員的情況下,還可以開發一些其他需要的軟件,一舉多德。

經過激烈的討論研究最後決定,走成立信息部的路子,人員架構由人力負責人周楠找業內人士了解清楚後,先招來信息部的部門負責人後,再根據部門負責人的意見招其他相關的人員。

第14個問題,關於簽批流程簽字人數過多的問題。

目前企業的簽批流程既多又亂。

會上責成成本中心負責人馬文軒牽頭,把現有的簽批流程全部整理出來,安排三五個人的團隊,研究疏理所有現行的流程。

按系統分大類,如生產系統是一個大類,財務系統是一個大類,營銷系統是一個大類,後勤系統是一個大類。

各大類之間有橫向聯系的簽字流程要盡量減少。

所有流程之間相互交叉的地方,要仔細研究,找出解決的辦法,所有重復審核的流程和重復審核的人數,都是必須要減少。

相同的事情不要反復審核。

比如說對下付款的審核工作。

在資金計劃表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的人在審核了,對下實際付款的時候,又是那十多個人要來再審核一遍,後面實際對下付款審核的時候,一般金額的付款可以只審核到片區生產負責人就可以了。

特別巨大的金額比如說,單筆要付款1000萬元以上時,可以在付款時加審到事業部總裁。

財務在付款的時候都沒有必要在生產的付款單上簽很多人的字,只要有一個財務指定的簽字確認就可以了。

那麽財務部決定付不付,什麽時候的簽批手續又怎麽辦呢?

大家商量的意見,那是財務部內部的事情,給生產的人講,他也是不懂的,就沒有必要讓生產的人去懂那麽多的財務知識,財務只要見生產系統簽批完整的付款單時,就可以走完財務部內部審批流程,然後付款。

關於第15個問題,項目部大哥文化氛圍過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