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譜寫文明大勢(第2/6頁)

至於人,在這種級別的毀滅中,人其實並不凸顯,顯得很渺小,哪怕瞬間將所有血液都濺在了某處,也會被吹幹,甚至某處也被剝離成碎渣,因此根本不顯。屍骸混雜在其他被撕碎的垃圾中,在整體垃圾比例中所占較低,因此除非事後一點點的刨,否則僅是單純的掃幾眼災害現場,會覺得這裏本身就是無人之地。完蛋大吉的僅僅是城市。

還有就是阿三家遭了難,主要是因為他們的人口是真的多,千萬級人口的城市好幾個,像孟買,這次就沒挺過去。

說白了,各國也是盡可能的先以保護自家為主,而像阿三家這些,攔截次數屈指可數,阿三自己則根本沒什麽逼數,連象征性的派些戰機上天都已經做不到,他們已然在玩孤島求生玩的很嗨,出營地就是兩腳豺狼群。

平時豺狼群倒也不會搞什麽獸潮,因為營地裏沒有兩腳豺狼們追求的利益,人家自己的低端近原始社會也運轉的還行。

而營地中的文明人,則與兩腳豺狼太過格格不入,所以在外邊逗留,就要承擔風險。

比如阿三家那些皮膚白皙的,只是整個族群中比較少的一部分,外面的亞洲黑們,就很喜歡抓住這一類,反復用到不能用,然後屠宰了吃肉。內臟大腦什麽的貌似還是新復活的一些宗教祭祀的上佳祭品。

非洲黑叔叔們這次比較幸福,給人的感覺他們在另一個星球,全程與其無關,連後來的全球海嘯,他們那邊的損失都是最小的。

主要是因為雖然他們那邊也不乏海港,但人口中心的偏重不似發達國家那麽誇張。尤其是資本撤離後,港口養不活那麽多人,自然只能是進入內陸找食。

而像英法,日韓之流,則是越到後來,海洋物流越畸形昌盛。實在是需要流通的東西太多。

所以後者都在全球海嘯中,蒙受了較大的損失。

東京都市圈成了威尼斯,威尼斯則成了亞特蘭蒂斯,舊金山上演了水漫金山,而洛杉磯都市圈先被大炸比洗地,又被大海嘯沖刷,其廢墟程度已然跟{未來水世界}的基調很搭。

其他地區的沿海城市也飽受摧殘,亞洲四廢都有不斷的海岸線,甚至本來就是大島群島,同時也是海岸人多,中央群山密林的人口分布結構,在自然災害中,損失自是無比巨大。

但四廢國的民眾心態已經被徹底踩進泥地裏,所以災後反而顯得有些生機勃勃,各種撿垃圾撿屍的,售賣垃圾屍體的,好不熱鬧。

緊跟著就是瘟疫爆發,因為死人多了,腐爛了就容易成瘟疫,而四廢國那種熱帶地區,更是容易爆發瘟疫。

這時候四廢已經沒什麽醫療體系,全民對瘟疫的抵抗率極低。於是趙文睿曾經預測過的人口大規模滅亡開始了。效果能跟歐洲當初的黑死病一拼,甚至更兇殘猛烈。

全球大海嘯之後,緊跟著就是氣候異變,大量的冰川融化,淡水加入海水,改變了海水的結構,也改變了溫度,然後影響了天氣,雷雨、大暴雨,厄爾尼諾現象,接下來就是嚴寒。因為這個時候,全球的廢氣排放達到了一個新低,主要是石油體系都基本崩潰了。

這個體系過去主要抓在世界能源大亨手中,一部分抓在中東石油大王們手中。如今能源大亨抱聚變反應堆的大腿去了,石油大亨花高價去避難所了,靠一些軍頭和武裝派別,根本組織不起穩定的產油和石油輸出,甚至維護油井正常運轉都不容易做到,越來越多的油井報廢掉,也沒有渠道銷售,然後就是全面塌鍋。各國的人也因超級經濟寒冬,開不起車,燒不起油,整個體系也就那麽迅速荒廢了。

另外,老式的高排廢工業,不是被扔了,就是自行破產了。再加上人口的大量死亡,和普遍的生活指數下降,低碳時代成功到來。

這變化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還是不小的,所以今年的寒冬來的又早又冷。

從某種角度講,趙文睿的初衷達成了,這個世界的全球人類死傷狼藉,正在受苦的非常的多。估計北半球的這個冬天,會有幾千萬甚至上億人死於饑寒交迫吧。

很多的現代人對此不以為然,覺得有些小題大做,但其實這是個相輔相成的事,饑餓使得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寒冷使得熱量持續流失,更容易饑餓,最後就是連呼吸低溫空氣都可能傷到肺,小小的病灶也能引發一系列並發症,就算沒有,持續的饑寒,也會讓人器官衰竭。

很多人裹著看似厚厚的衣物棉被,卻渾身冰冷,第二天被人發現死於被窩中,不是單純的餓死或凍死,而就是器官衰竭,熬不過寒冬,其中尤以免疫力不健全,抵抗力相對低下的未成年人為甚。他們本就生存能力相對弱小,也對如何更好的照顧自己沒什麽經驗,如果沒有呵護,寒冬對他們往往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