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譜寫文明大勢(第3/6頁)

不過趙文睿看不到這些了,他的任務結束了。一如既往的,還能逗留24小時。

G星人的艦隊最終還是有些落地了。

當然它們需要的不是落地,甚至它們的很多艦船沒辦法正常落地,而是會像打不開傘包的跳傘者般活活摔死。

它們要的就是投放大炸比的機會。接下來就無所謂了。

所以雖然最後有兩百多艘戰艦落地,但基本上死的很慘烈,它們的落點在靠近西雅圖的太平洋海域,聯盟一早就有算出其軌跡,所以很快所有能打的水面、水下艦船都過去了,新時代就要帶來,這些兵器也都落伍了。現在算是值好最後一班崗。

戰鬥以單方面的虐為主,爆炸、爆炸,還是大爆炸,那片海域成了G星人這次大遠征的主要遺跡,相信未來會成為一處遊覽景點。

而隨著G星人艦隊的建制徹底完結。雖然太空中還有些艦船,劃拉劃拉甚至有四五百艘的樣子,但都已經不成體系,傷損嚴重,且分部的極散。

在這樣的背景下,諸神認為戰爭已經有了明確分曉,所以任務就結束了。

讓趙文睿遺憾的是,他的G星洗地計劃基本破產了。

第四艦隊原本是改躍遷引擎的,但隨著前線戰事吃緊,被他終止而讓第四艦隊以後備部隊的身份加入了戰鬥序列。

結果現在只剩24小時,顯然是不趕趟了。

所以這個情況是真的有點膈應。主要膈應點還在尚未下線的第五艦隊上。如果不造這支艦隊,納米蟲無論是用在第一二三艦隊上,還是第四艦隊上,都會有不錯的表現,甚至兩者可以兼顧,第一二三艦隊表現能更好有點,完美取代現實中四支艦隊才達到的成績。而第四艦隊也完成升級,能夠前往G星洗地。

真是一步臭棋壞了一局棋。他現在都有點想不明白,這第五艦隊就算造出來,又是為了啥?為了給這個世界的地球人留更多遺產?

否則就算是真的想他當初臆想那樣,進入打爛戰環節,貌似也不差這一支艦隊。畢竟打爛戰的前提是G星人覺得滅掉人類,盡量保護環境的目標有實現的希望。在那種情況下,就算多一支艦隊,其實也是Hold不住的,G星人釋放災難級武器,將更加從容且容易得手。多一支艦隊能管啥用?

所以第五艦隊的開造,相當的智商不在線。

埋怨了一番自己的決策性失誤後,趙文睿迅速進入收尾環節。

他在這個世界的攤子鋪的有些略大。最關鍵的是,他不想再給這個世界人類什麽饋贈了。

他想了想,直接跟聯盟開啟了一次對話。

他表達了這樣一個意思,之前贈送給聯盟的七艘太空戰艦,差不都代表了現在他們擁有的工業等級的升級版。

而這些戰艦僅是傷了幾艘,沒有一艘被擊沉。

所以,只要聯盟將戰艦的技術扒下來,那麽未來幾十年都豐衣足食了。

甚至這樣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文明的正常發展速度,這種拔苗助長,未必就不是什麽好事,人類太快的進入太空時代中期乃至後期而缺少時間積累,勢必會產生各種問題,比如宇宙開拓民跟母星人之間的矛盾等等。

所以,技術方面,聯盟就別指望他繼續送什麽了。畢竟最後攔截站,軍艦鳥也損失了不少,相信聯盟就算打撈殘骸,也能拼湊出一架完整的軍艦鳥了,那是非常有指導意義的兵器,能讓聯盟未來航空航天方面也步入快車道。

因此總體來說,聯盟的未來還是比較讓人看好的。

不過他覺得,燈塔國一家獨大的趨勢並不好。

燈塔國雖然是個移民國家,號稱是兼收並蓄,善於學習重家所長,但實際上受起源於歐洲的那幫資本們的影響非常重。

也就是說,燈塔國實際上就是白人的掠奪文明的繼承者。因為資本這套玩法,本身就是在掠奪文明的基礎上建立的。

其他的所謂自由、個人權益,其實都是溫飽思淫欲般的後期文化,是有前期的經濟和物質基礎做鋪墊的。

趙文睿很直白的表示,他對這套強盜體系一點都不欣賞。他始終認為,文明的輝煌主要靠的是創造和建設,而不是靠掠奪、剝削和壓榨去刺激。

所以他本人更欣賞積極對內開發潛力的耕種文明。

因此他不準備再支持侵略性十足的燈塔國一系,而準備扶持一下腳盆和棒子。

他說:“實際上我們華夏,才是最正統的耕種民族,我們對外一直講求平等合作,互利互惠,共贏。對內則提高人口素質,提高經濟水平,注重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科技,創造財富。”

“相較而言,日本和韓國,則因為地域特性,導致民族思路不夠中正平和,喜歡劍走偏鋒、弄險,極端以及短視。因此在我心中,他們並不是很好的繼承人。而且就地球的環境而言,有資格發展成引領人類文明的種群,其實也就是三個,北美,歐洲,華夏,人口、市場、資源、發展潛力、環境帶來的民族特性,決定了這三者最有希望。”